主页 > 宝宝起名 > 姓胡的宝宝 怎么起名(菩提老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姓胡的宝宝 怎么起名(菩提老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发布于:2023-04-07 03:09:41 编辑:宝宝 来源:宝宝起名网 阅读:

《西游记》中的菩提老祖并不神秘,书中已经暗示了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菩提祖师是贯穿全书的重要人物,并不仅仅只出现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中。祖师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把孙悟空练成了斗战胜佛。那么,菩提老祖到底是谁,究竟有多厉害呢?

菩提祖师究竟是道是佛?

美猴王离了花果山,要寻访“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之术。猴子在南儋部洲游历了八年,便飘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洲。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风景秀丽、林麓幽深的高山。书中说,这座山“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猴头正在观看景致,却听得林子深处有人唱歌。歌中唱道: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王听了这首歌,满心欢喜,以最后一句判断,这个唱歌之人就是神仙。走近一看,却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挥斧砍柴。猴头以为这个樵夫就是神仙,上前施礼,叫他“老神仙”。樵夫告诉他自己不是神仙,方才所唱之《满庭芳》却是一个神仙教给他的。

樵夫所讲的这个神仙,就是猴王的师父,居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祖师。菩提祖师讲的是《黄庭经》,那就应当是一个道家神仙。其实,这个指引猴王去见真神仙的樵夫,就是菩提祖师本人。《满庭芳》就是菩提祖师创作的歌词,“观棋柯烂,伐木丁丁”,这不就是个樵夫吗?

樵夫即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即樵夫,所讲的《黄庭经》是“道德真言”,也就是托名老子的《老子黄庭经》。猴王因“相逢处,非仙即道”,便把樵夫叫做“老神仙”,老,指的就是老子。看来,猴王在南儋部州长了不少“姿势”,都知道了老子。老子在《西游记》中就是骑青牛过函关,“化胡为佛”的太上老君。

莫非,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这个樵夫还真的不敢当,所以,猴王叫他老神仙,便连忙说“不当人,不当人”。“不当人”,大致是“罪过”的意思,樵夫连称“罪过,罪过”,这不是佛家说的话吗?“菩提”,不就是如来佛祖悟道的菩提树吗?难道这个樵夫是一个佛门弟子?

菩提祖师肯定是佛门中人,那么,他又是佛门哪路大神,为何要讲老子的《黄庭经》呢?

樵夫即如来佛祖化身

猴头提到老子,樵夫连称“罪过”。后文书中,如来佛祖玉玉帝宣请,来收伏孙悟空。佛祖问孙猴子为何几次闹天庭,猴王说:“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意思是要取代玉帝,自己坐灵霄宝殿。佛祖听了这话,也是连称“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孙悟空想夺位,当然是“罪过,罪过”了。

佛祖为何如此尊崇老子和玉帝呢?其原因就是太上老君对观音说的那句话:“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老子化胡为佛”,这句话被很多读者误读,说成是老子自己变成了“佛”。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过函谷关,到达西域,以道教教化胡人,胡人因此创立了浮屠教,也就是佛教。老子,就是佛道两界的祖师爷。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讲的就是“化胡为佛”。花果山即灵山,灵山的山顶原本有一块巨石,这块孕育孙悟空的石头“按九宫八卦”,那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美猴王是老君炉中炼出来的,更确切地说,是“化”出来的。猴子知道《老子黄庭经》,除了有南儋部洲的经历外,与“老子化胡为佛”更有密切的关系,他本人就是八卦炉所化。

佛事老子以道教所化,故而,菩提祖师首先是个道家大仙,学的是“道德真言”。后来,又教孙悟空七十二般地煞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十万八千,其实是一百单八的化数,也就是道家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

樵夫就是菩提祖师的化身,“静坐讲《黄庭》”,也是“老子化胡为佛”的一种表述方式,这个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样讲,并非只是因为“不当人”这一条文本证据。在樵夫形象描述中,就隐含了樵夫的真身,书中是这样描写西牛贺洲这个神秘樵夫的: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执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这段文字中,隐含了“释迦摩尼”。 简而言之,“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说的是木棉袈裟,也就是释迦摩尼佛的金缕袈裟。樵夫是菩提祖师的化身,自然也就是如来佛祖的化身,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就是如来佛祖。

既然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他有多厉害,那就不必多说了。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揭秘菩提祖师真身

上面讲到,花果山即灵山。为什么说花果山是灵山呢?第一回书的回目写得十分清楚,孙悟空是“灵根孕育”,水帘洞又有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福地,即佛地。那么,孕育孙悟空的“灵根”又在哪里呢?灵根,其实就是在五庄观,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那颗人参果树。故而,镇元子的五庄观就在西牛贺洲。这里说的,还是以道化胡为佛。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灵山之心”,与花果山有山有洞形成照应,都是“灵福地”。第一回回目的下半联“心性修持大道生”,老君八卦炉炼的就是灵山之心,灵山之心就是“心猿”孙悟空。

猴王来到了灵山三星洞,并不急于敲门进去,而是“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这一笔对应了后文书中孙悟空变成一颗松树,被菩提祖师赶出灵山的情节。松树,是佛门的一种象征,唐僧西天取经出长安时,交代弟子“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这就意味着佛法东渐大业大功告成。

美猴王吃松果,寓意他到了佛门之外。孙悟空变松树,意味着揭了菩提祖师的老底。同时,还隐含了贬损如来佛祖的寓意:佛祖再厉害,也是老子所教化,祖师的本事还都是道家传授的。

吃了一阵松子,洞里出了一个“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的仙童,问猴王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原本就曾经见过,还是樵夫指引猴子来到此地,菩提祖师当然知道美猴王到了。而这个仙童也是菩提祖师的分身,所以是“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童子把猴王带进了三星洞,见菩提祖师正端坐在台上讲道,书中有诗赞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西方妙相,一语道破菩提祖师的来历,他不是东方的神仙,菩提,就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西方菩提树下成佛。

“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元年春正月……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这段记载,说的是宋徽宗在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下革佛诏革佛,以道教教化佛教,佛教徒全部并入道教,佛全部称为大觉金仙,佛的下一层级悉数改称仙人,仙人以下则是大士。

《西游记》中的佛祖,说的就是释迦摩尼佛,当然也是“大觉金仙”。美猴王寻访“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其实找的是大觉金仙。大觉金仙既是佛,又是仙与神圣。后面两句中,空寂也就是“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即“真如”本体。

毫无疑问,菩提祖师的身世身份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有多大的本事,从孙悟空学道的过程就能看得十分明白了。

如来佛祖十分厉害,这是无需多言的。但是,佛祖再厉害,也不敢得罪佛道之祖太上老君。所以,猴头把佛祖叫做“老神仙”,就得连称“罪过,罪过”。佛祖不敢与老子齐名,当然也不敢与道教教主玉皇大帝“齐天”,心魔乱动要取代玉皇大帝,佛祖顿悟也忏悔“罪过,罪过”。然后,把心魔压在了道家的五行山下,再修炼五百年。五百年之后,在老子的帮助下,开始佛法东渐。

菩提祖师,也就是如来佛祖再厉害,也是老子传授的本事。而且,还时常以《黄庭经》修行。

想给儿子取名?

胡燚苒,胡胆珠,胡一帆,胡一鸣,胡一菲,胡一鹄,胡鹄,胡鹏飞,胡飞弋,胡处矗,胡矗矗,胡天杨,胡一平,以上就是爸爸姓胡,想给儿子取的名。

父姓胡母姓谢男孩双姓取名?

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姓胡的宝宝 怎么起名(菩提老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姓胡的宝宝 怎么起名(菩提老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0077.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网站首页

      QQ咨询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