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男孩子起名字)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这个童年的故事离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的一切。
那年我上四年级,10岁。正值夏天,村里的孩子都放暑假了,我们这些男孩子就整天在村里溜达,这边这边河里游个泳,摸个鱼,那边地里偷个瓜什么的。都是小打小闹,大人看到就是教训几句,也就完事了。
那天天气还不错,我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游完泳,就在河边玩耍起来。我们那边是农村地区,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很大,院子边缘通常都堆满储备的柴火。我们在一个人家院子前玩玩耍,他家院子边缘到河边也就十米的样子。我在地上捡了一根干树枝,不停的挥舞来挥舞去。
这时,我看到他家柴火堆里放着一堆毛拉,毛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芦苇上结出来的,一打就会散,到处飞散的白毛毛。我顿时感觉来了兴趣,行为这东西在我们村很常见,村里的鸿沟边上长了很多,每年冬天,打毛拉烧芦苇都是我们这些小孩的最爱。我高兴的过去把毛拉捡起来,怕把别人的柴火引着,我在离柴火堆2米左右的地方把毛拉打散,摆成一个圆形,准备把他们烧掉。
由于怕把旁边柴火堆烧着,我还专门在离柴火堆近的地方埋了些土。我从口袋拿出火柴,那时候我们口袋都随时带着火柴的,准备点火,火柴刚落下,毛拉一下子轰的烧成一片。我赶忙拿棍子波拉波拉,因为毛拉第一次烧只能烧表面一层,下面的需要用棍子挑开。我高兴忘我我玩耍着。
这时候不知哪来了一阵风,我刚挑起的毛拉被吹向了柴火垛,柴火垛上散落的毛拉一下子燃成一片,把一大片柴火堆点着了。我吓坏了,赶紧用手捧起地上的土去灭火,可是无济于事。火越烧越大,我着急的喊了起来,周围洗衣服的阿姨看到了,拿着水桶,拎着水就跑了过来。火势还在蔓延,救火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这一片就围满了人。有人在救火,有人在讨论这是谁家柴火,这是谁家的孩子。我一次在一旁失落极了。
后来,火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熄灭了,大半个院子烧没了,还烧死了旁边的几个大白杨树。村里来了很多人,围着看热闹。我爸也来了,气势汹汹的把我打了一顿,后面的事都交给大人去处理了,我也不知道后面他们怎么弄的了。
每当想起这事,还心有余悸,好在现在长大了,再也没玩过火了。
53岁男子,听到27岁女员工哭穷,主动给女子50多万购置房子,结果,装修好的第3天,女子竟带别的男友住进去,男子让女子退还30万,女子只退3万,女子父母:我女儿就是太单纯了。
徐强今年56岁,7年前,跟妻子感情不和,结束了这段几十年的婚姻,女儿和前妻留在老家江苏。他只身来到湖南经营三家公司,并且,在老家还有一栋别墅和10家唱吧,经济条件很优越。
2年多前,公司招了一个叫王慧佳的女员工,才27岁,不仅年轻,还长得特别漂亮,性格也看起来柔柔弱弱。
在公司做了没多久,王慧佳就数次找徐强哭诉说:她是农村人,家里很穷,同事们都看不起她,排挤她。
这让徐强顿时起了恻隐之心,不仅开始在工作中关注王慧佳,在经济和生活方面,也给了王慧佳很多帮助。
虽然两人相差26岁,但是慢慢地,两个人接触的时间多了,就产生了感情,都不介意巨大的年龄差,开始交往起来。可是,几个月前,王慧佳毫无征兆,突然提出要分手,徐强断然拒绝后,被王慧佳和父母赶了出去。
这让徐强特别气愤,他立刻找人把王慧佳的房子门锁给换了,还砸了里面很多的家具,这下轮到王慧佳进不了门。
她愤怒地找到电视台求助:希望大家能够帮她把徐强赶出去。
没想到,徐强却反驳说:这个房子原本就是他一个人出钱购置的,里面的所有家具,包括装修,也都是他全部承担的,所以他有权居住。
王慧佳矢口否认说:房子并不是徐强购置的,而是她一个人出的钱,家具和装修,也是她把钱给徐强,委托徐强帮忙置办的。听到王慧佳的话,徐强冷笑一声说:他已经起诉了。并且,为了证实自己说的真实性,他还当场拿出了各种证据。
王慧佳无法抵赖,只好转移话题说:2人现在已经分手了,住在一起不合适,希望徐强搬出她家,不要打扰她和父母的生活。
徐强随即掏出了一份为期三年的租房合同说:就算房子不是他的名字,就算分手了,他也有权在这里住。
大家看了下租房合同,上面写着徐强可以在这里住三年,合同上盖了章,还有王慧佳和徐强的签名。
王慧佳急忙解释说:这个合同是假的,是徐强找别的借口,欺骗她在上面稀里糊涂的签了字。两人各执一词,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呢?徐强肯定地告诉大家:他说的全是真的。随后,他讲述了自己的无奈。
原来,徐强之前的公司经营的很好,后来出了点问题,但是,自从他跟王慧佳交往后,就没有亏待过王慧佳。
得知王慧佳在外面欠了很多钱,徐强不仅把老家400万的别墅低价出售了,还把他的一台车也半价转让了。
帮王慧佳还完了外面欠的钱,两人住在一起后,他还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包括做饭,洗衣服,甚至连王慧佳的内衣内裤都是他洗。
如今,他的公司越来越不好,王慧佳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想把他赶出去,他不甘心,也咽不下这口气。王慧佳却一口咬定:徐强说的都是假的。她坚决表示:不但没有用过徐强的钱,反而是徐强用了她很多钱。
听到这话,徐强再次冷笑着反问:他到底用了王慧佳什么钱呢?
王慧佳顾左右而言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最后才指着徐强脚上穿的鞋子说:徐强所有的鞋子,都是她买的。
徐强坦然地反问王慧佳:既然我的鞋子都是你买的,那么,我问你,我穿的鞋子都是多少码的?
王慧佳一脸尴尬,犹豫了一会才小声说:徐强穿的都是45码。
徐强没有回答,而是带着大家来到他的鞋架,把所有的鞋子都翻出来给大家看,包括他脚上的,却没有一双45码。因为,徐强脚大,一直穿得都是48码的,不可能穿得下45码的鞋子。
很明显,说假话的不是徐强,而是王慧佳,眼看自己说的慌话都被一个个拆穿,王慧佳无话可说了。
徐强却突然主动告诉大家说:两人在一起2年多,王慧佳一直都不安分,同时还跟很多人关系密切,他叫的上名字的都有7个。
第一次发现,是在这个房子装修好的第三天,他辛辛苦苦忙碌了几个月,自己都还没来得及住一天。
就无意中从家里的监控里发现:王慧佳带着一个陌生男子回来住了一晚。
他当时很气愤,可是想到两人年龄差距太大,王慧佳或许只是年轻,贪玩,他就没有过多追究,选择了包容。可是,从那次后,王慧佳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了,经常跟别的男子出去玩,夜不归宿。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半夜,王慧佳和一个男子出去玩,车子在高速路上爆胎了,王慧佳竟然给他打电话,让他带着钱过去处理。
徐强的话还没说完,一边的王慧佳就满脸不屑地大声说了一句:我又没勉强你,一切都是你自己心甘情愿。
徐强只能露出一脸无奈的苦笑,他这2年为王慧佳花了几十万,王慧佳不承认,对王慧佳所有的好,也被全盘否认。
这让徐强觉得自己很失败,他一直都以为是他自己的错。可是,没想到,几天前,另一个陌生男子找到徐强说:他也被王慧佳借着恋爱的名义,骗走了30多万。
徐强这才开始怀疑:王慧佳从一开始接近他,就别有用心。
王慧佳再次否认了,徐强气得要带大家去见那个陌生男子,可是,王慧佳又慌慌张张,极力阻止大家。
并且,还向大家讲述了她要跟徐强分手的原因。
3年前,王慧佳认识徐强之前,原本就有一个交往几年的男朋友,已经见过双方父母,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就是因为徐强喜欢她,追求她,导致男朋友跟她分手了,以至于她现在30多岁都还没结婚生子,她现在只想有个新的开始。王慧佳的父母也不满地告诉大家:她们得知徐强追求王慧佳后,全家都没有一个人同意的。
因为,在她们看来:徐强年龄太大了,徐强的女儿都跟王慧佳年龄差不多,在一起有代沟,不合适。
再加上,王慧佳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特别单纯,从小就性格内向,老实本分,而徐强却是个老江湖。
听到王慧佳和父母的话,徐强点头表示:愿意分手,但是,他给王慧佳用了50万,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让王慧佳退还他30万,否则他不会分手,也不会搬出去。王慧佳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说:不可能退一分钱。
两人一言不合,又开始吵了起来。
调解员劝说徐强:毕竟他是个男人,又比王慧佳大那么多,心胸应该宽广,不该这么斤斤计较,让王慧佳退还3万多就好了。
王慧佳点头同意了,可是,徐强却一口回绝,坚持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有人问:女人心变了是什么心态?通过文中的王慧佳可以看出来,变了心的女人真的很绝情。1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王慧佳明知道徐强的年龄,但她认为年龄大会疼人,并未在意徐强比她大了整整26岁,快速地住在一起。2得知徐强公司经营的不好,经济条件越来越差的时候,王慧佳就果断的提出分手,还以有代沟为由,和家人一起把徐强赶出家门,一点情面都没有。3即使徐强拿出所有证据,王慧佳仍然一口咬定没用过徐强一分钱,把徐强对她几年的付出,全盘否认。女人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介意对方的所有不好,而在变了心的时候,不管是因为什么变心,都会变得挑剔,也会特别绝情。最后:
有人说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也有人说,父母是最不了解自己子女的,就像文中王慧佳的父母。在父母眼中:王慧佳特别单纯,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乖乖女,没想到,在外面竟然有那么多男友。其实,是父母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个问题:王慧佳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学历和技术,2年多就能购房,钱从哪里来的呢?学书谱,要先学文章内容,理解意思,争取会背诵。然后临习,逐字解决用笔和单字字法问题。下面把刚整理的《书谱》古今对照发给你。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
自古以来,擅长书法的人,汉朝张芝、三国曹魏时期钟繇的作品无可比拟,东晋时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精致美妙。王羲之说:近来我研究各位名家的书迹,钟繇、张芝确实超绝群伦,其它人的作品不值得观赏。可以说自钟繇、张芝死后,王氏父子继承书法的传统。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
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跟钟繇可以抗衡,有人认为我超过他。张芝的草书,和我不相上下,但张芝精熟,勤于临池学书,池水尽是墨黑,假如我象张芝这样用功练书,书法未必不如他。”他这就是推崇张芝、以为自已超越钟繇的意思。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虽然他没有完全贯彻前人的法则,但能兼融会通,所以无愧于书法艺术。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
论书者说:“他们四位大书家,可称古今独绝;但今人王羲之、王献之不及古人钟繇、张芝,古人质朴,而今人妍美。”质朴因时代而盛行,妍美随风俗而改变。虽然书契的创作,满足记录语言;但由于时代崇尚不同,书风也由醇厚变为浅薄,由质朴变为华美,快速传承和变化,事物发展规律永远就是这样的。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少劣,而博涉多优,摠其终始,匪无乖互。】
学书贵在学古而不违背时代风尚,学今不与弊俗流同,正如孔子所说:“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君子。”,何必拘泥古人,弃精美的宫室而穴居野处,舍珍贵的宝辇而乘陋车呢!评论者又说:“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就象王羲之比不上钟繇、张芝一样。”评论者大概认为论及要领,但是他们没有了解前因后果。况且钟繇只擅长隶书,张芝尤其精于草书;钟繇和张芝的长处,王羲之兼而有之。比张芝的草书,他还擅长真书;比钟繇的真书,他还能写草书。虽然从专擅的角度说,王羲之比他们稍差;但从博取众长方面来说,他又比他们做得好的多。综合来看,彼此各有长短。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子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 】
谢安向来擅长书信,瞧不起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曾经精心给他写一封信,以为一定得到谢安的赏识并收藏,不料谢安立即直接在信上题写回复他,献之深以为恨。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的书法跟你父亲比较怎样?”王献之答道:“当然比他好!”谢安说:“他人不是这处种看法!”王献之又回答说:“今天的人哪里懂得谁的书法好呢!”
【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
后来王羲之去都城建康,临行时在墙上题字。王献之偷偷把它擦掉,在原来的地方另行改写,并以为写得不错。王羲之回家看到被改的题字,叹了一口气说:“我走的时候,确实大醉了!王献之听后,内心才感到惭愧。由此可知,王羲之和钟繇、张芝相比,只有专精与博习的区别,而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应该没有疑问。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
我从十五岁起,用心学习书法,揣摸钟繇、张芝的伟绩,汲取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度,已经过去了二十四五年,深入思考,用心钻研,虽未达到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水平,但是学书的志向一直不变。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看到他们书法变化多端,有如悬针垂露的不同,奔雷坠石的雄奇,鸿鸟飞翔野兽惊起的殊姿,鸾舞蛇惊的形态,断崖颓峰的气势,临高地、踞枯木的险状。或者凝重像崩塌的乌云,或者轻巧的如同蝉翼;行笔仿佛泉水涌动,顿笔则如山岳般安稳。轻巧的像月亮新出现天边,又如群星分布在天河一般疏落,他们的书法和自然一样奇妙,绝非一般人用功就能达到的境界,确实智慧和技巧兼有,心和手都畅运无,他们不随便下笔,笔笔精到并有来由。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在一画之中,有起伏的变化;在一点之内,有顿挫的不同。进一步说,一个字由点画组成。如不深研书法,抓住时间提笔俯身练习,而以班超投笔从戎为借口,以项籍不肯学书而自满,随笔蘸墨而成字,心里不明白临摹的方法,手下不知道运笔的道理,想写好书法,不是很荒谬吗?
【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夫潜神对奕,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
然而,君子处世,一定要修炼内在基本的技能。扬雄说:“诗赋是小道,大丈夫不吟诗作赋。”何况沉溺于思考用笔,在书法里埋没精力呢!集中精神下棋,还有“坐隐”的美名;醉心于钓鱼隐居,也体验着进与退的情趣。
【讵若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挺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欤! 】
何况书法有宣扬礼乐的作用,如神仙一样妙不可言,如陶匠运用黏土,制作形状各异的器皿,似金工运用炉锤,铸出无尽的器物。喜欢奇异的人,观赏书法的各种形态;喜欢探究精微的人,探索书法演变的奥秘。着书立论的人,采用只是书法的皮毛;而精于鉴赏的,真正吸取它的精华,所以书法表现的是道德伦理,贤达的人才能做到擅长书法。书法具备记录和鉴赏的功能,怎么说书法无用呢!
【而东晋士人,互相陶淬。至于王、谢之族,郗、瘐之伦,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去之滋永,斯道愈微。方复闻疑称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绝,无所质问;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东晋的士大夫,互相熏陶濡染。至于王氏、谢氏的大族,郗氏、庾氏之辈,即使未能尽得书法的神奇,也深受当时书风的影响。离东晋越远,书法越衰落。后世的书家听到古人有疑问的理论反而称赞,没有掌握书法的根本,运用次要的理论指导书法。古今相隔,我们无法当面向古人求教;假如有所体会,便深藏不露;使其它学书者茫然不得要领,只看到他人书法写得精妙,没有领悟书法写得精妙的原因。
【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规矩而犹远,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假令薄解草书,粗传隶法,则好溺偏固,自阂通规。讵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加以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
有些人虽然多年注重点画结构,但离规矩还很远,临摹楷书不领悟笔法,学习草书就会迷惑不解。假使稍微能写草书,粗略地传承一些隶书法则,便固守己见,不采用公认的法度。他们不能理解,如果心手和谐交融在一起,就象水同源而流向不同;“转”和“用”的技法,就象同一棵树上分布不同枝条。适应变化和时代,行书地位重要,题榜刻石,楷书为先。草书不兼具真书,就会死于单调拘谨;真书不参入草意,便无法书写书信。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故亦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草,涵泳飞白。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
真书以点画表现形式,使转显现性情;草书则以点画表达性情,使转显现形式。草书若无使转,便不是汉字;楷书点画不到位,至少还有记录作用。真书和草书虽有不同,但大体互有关系。所以还要学通大篆、小篆,融会隶书、章草,掌握飞技法。如果不仔细研究,那草书就会像北胡、南越风俗不同一样而差别万千。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至于钟繇隶书臻于奇绝,张芝草书跻于圣境,因为他们专精于一体,达到精妙绝伦。张芝不以楷书见长,但他的草书中点画形式各异;钟繇不擅长草书,但他的书法作品中使转频用。自钟繇、张芝之后,不能兼备真、草特点的书家,总达不到他们的高度,成不了擅长一体的书法家。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虽然篆书、隶书、今草、章草,技法和用途出现变化,但各体互相促成并都能实现书法艺术造诣,各有所宜。篆书注重婉转圆通,隶书需要精准疏密,草书重视流动畅达,章草务求法度并极简。然后以气势展现风采神韵,以圆转展现妍媚含蓄,以张力展现笔画老辣,以和谐展现书法超脱雅致。这样,可以表达作者的禀性,体现作者的哀乐。察看枯笔浓墨不同的用笔方法,自古以来标准不变;体会壮年和老年的差别,顷刻即通。唉,没有步入书法大门,如何了解它的奥秘呢!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 】
作书时的状态,有“乖”有“合”两种情况,如果合则所作书法流畅秀美;如果乖则零落粗疏。大略说来,各有五种情况:精神愉快,事务悠闲,是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是二合;季节调和,气候温润,是三合;佳纸良墨,互相映衬,是四合;偶然兴起,提笔作书,是五合。心不在焉,事务缠身,是一乖;违反己意,迫于形势,是二乖;燥风吹迫,炎日当空,是三乖;劣纸恶墨,两不称手,是四乖;精神倦怠,手腕疲乏,是五乖。在“乖”与“合”两种情况下作书,显然水平相差很大。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
天时有利不如工具顺手,工具顺手不如志愿实现。如果五“乖”相聚,会使人思绪堵塞,下笔茫然;五“合”汇集,则让人心情愉快,笔画流畅。笔画流畅则随心所欲;而下笔茫然则无所适从。精通书法者,往往得意忘言,几乎不讲笔法要领;期望学习的人因为只看到表面,在阐述书法奥妙时,虽然能说却粗疏不精,白费功夫,不能说清内涵。不顾个人见解愚昧,讲述自己的习书心得,但愿能弘扬传统法度,启发后学者的聪明才智,去掉繁冗芜杂的论述,看到前人的书论,能够心领意会。
【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编录。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 】
世代相传有《笔阵图》七行,中间画有三手执笔的图,图象谬误不真,点画模糊错误。近来在南北各地流传,可能是王羲之的作品。虽然不能确定真伪,但还可以启发初学儿童,既然已经广为传承保存,就不再编录在此文中。至于以前各书家对《笔阵图》的评议,多数流于虚浮文饰,都是描述浅表,没能阐明内在的道理,我现在撰述的文章,不采用这些评议。
【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空着缣缃。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代祀绵远,名氏滋繁。或籍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靡蠹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觎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
至于象师宜官名声显赫,空有历史留名;邯郸淳典范良好,也只不过在书卷上留个名声。他们都没有作品流传。至于崔瑗、杜度、萧子云、羊欣之后,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出现很多名家。有些在当时已负盛名,经久不衰,其人虽不在世,书法却备受推崇;有的书家依附权势抬高身价,人过世后,书法很少受人称道。另外,有些书法作品因糜烂蠹蚀而不传于后世,或被人搜刮无遗,偶然虽有被鉴赏的机会,但机缘很少,好坏混杂一起,几乎难以辨别。当代闻名的书家,还有墨迹存世,不必凭借别人的褒贬,才能分辨出他们的高低。
【且六文之作,肇自轩辕;八体之兴,始于嬴正,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
况且“六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黄帝;“八体”的兴起,则始自秦始皇。距今岁月悠久,历史作用巨大!但古今时代不同,妍丽和质朴概念也不同,既然现今不用,就略去不谈。还有龙书、蛇书、云书、垂露篆之流,龟书、鹤头书、花书、芝英书之类,只是简单地摹拟物象,或者图写吉祥图像,和绘画有关,与书法并无多大的关系,不能当作书法规范,因此不再详述。
【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牍仍存。观其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旪义方,章则顿亏,一至于此!又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宜从弃择。】
世传王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句鄙俗,理论疏率,意义谬误,言词拙劣。仔细研究它的取法和趣味,绝不是王羲之所作。王羲之地位高,天份好,格调清隽,文辞雅致,在世间的声誉并未泯灭,书信仍有存世。研究他写一封信,谈一件事,即使在仓卒的时候,还在考求古训。传授书法给后代,应该合乎义理,而此书竟然违反法则到这样的程度!又说他跟张伯英同学,更是荒诞无稽。若是汉代末期的张伯英,时代和东晋完全不接近;如果晋代有同名的张伯英,为什么史书上寂寥无闻!此书既不是法则,也不是经典,应该放弃。
【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粗可仿佛其状,纲纪其辞,冀酌希夷,取会佳境。阙而未逮,请俟将来。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怯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吁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
心中的领悟,不易用语言表达;语言明了,也不易形成文字。只能大概描述它的形态,陈述它的要领。希望能描绘书法的玄妙境界,体会到它的精妙之处。我还做不到,只好等后人来完成。现在解释执、使、转、用的方法,让迷惑不解的人有所领悟:执,就是执笔有浅深长短之分;使,就是运笔有横竖撇捺之别;转,即行笔的转折呼应;用,即结构的揖让向背。
【方复会其数法,归于一途,编列众工,错综群妙。举前言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析其枝派。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诡词异说,非所详焉。然今之所陈,务裨学者。 】
再进一步聚合几种方法,融为一体,列举各家的精巧,综合群贤的精妙。我提出先代贤哲所没有论述的观点,用公认的法则启发后学,探究书法的根源,分析它的流派。争取做到文字精简、理论丰富、途径明确、心意开通,开卷清楚明了,下笔流畅无阻。古怪的理论,歧异的说法,我不介绍。现在我所说的,一定有益于学书者。
【但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取立旨归。岂惟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致使摹搨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多从散落,历代孤绍,非其效欤?试言其由,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 】
但王羲之的书法,各时代的人大多赞赏和临习,的确可以作为学习的大师,把王羲之的书法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他的书法不仅会古通今,而且感情深切、笔调吻合。因此摹拓他的书法日益增多,临习他的作品更加广泛;王羲之前后的名家书迹,大都散落不传;唯独历代相继承王羲之的书法,这不是很明显的验证吗? 试谈它的道理,粗略陈述几点意见:就象《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等,这些都经世俗相传,是真书和行书中最好的作品。
【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啴喛之奏;驰神雎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 】
王羲之写《乐毅论》时,心情抑郁苦闷;写《东方朔画赞》时,意想奇异非凡;写《黄庭经》时,心境和悦虚无;写《太师箴》时,纵横奋争;写《兰亭》时,情致淋漓,神思飘逸,写《告誓文》时,心情沉重、意志凄惨,。正如人们心情快乐时,笑声随作;谈及悲哀之事时,唉声叹气。伯牙志在洋洋流水,琴声传出哀叹的声音;曹丕驰想睢水涣水的美景,联想到词采藻丽的词句。虽然眼观世界,领悟大道所在,有时心中迷惑不解,所持理论谬误。书法本来同源,而硬要区分各种书体,研究各个流派。
【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当前,差之一毫,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闇于胸襟,自然容舆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
他们不知道心中有感,发于言辞,《诗经》和《离骚》就是情感的流露。阳气舒展而阴气惨淡,本来是天地自然的本性。强分各种书体,既失却书家真实的情形,理论也与真实相违背。研究书法的本源,那有什么“体裁”呢?运用的技法,虽然出自自身,章法的建立,确是眼前的要务。技法相差好像只有一点点,而艺术效果却相去千里。假若理解书法的奥妙,就能兼通众术。心思要精诚,运笔要熟练。如果运用极其熟练,规矩了然于胸,自然能够达到悠然闲暇,意在笔先,潇洒利落,神飞笔动。象桑弘羊的理财,策划周全,无所不包;庖丁宰牛,运用自如,眼睛并没有整个牛体。
【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孔子说:五十岁我懂得天命,七十岁我随心所欲。书法来也同样,到年老时,理解险绝的情态,体会变化的道理,就象思考成熟才付诸行动,行动不至于失当,时机合适才发言,发言一定合乎情理。所以王羲之的书法,晚年的作品更加精彩,因为他思考通达精审,志气冲淡平和,不偏激,不凌厉,而风格规模自然高远,为他人所不及。
【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运。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断可明焉。】
王献之以后,书家们都竭心尽力,摆置成体,难道只是技艺未及前人?其实神采情趣也相去甚远。有些人看低自己的作品,有些人却高估自己的成就。高估自己成就的人,才能运用到极点,堵塞了前进的道路。看低自己作品的人,天赋没有完全发挥,必定通晓书法。唉!只有学习书法而未能写好的人,没有不学书法而能写好的人。研究书法,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锋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以,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骇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纵欲搪突羲、献,诬罔钟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将来之口!慕习之辈,尤宜慎诸。 】
但每个人的变化发展多种多样,气质禀赋不同,刚与柔,动与静,忽而合为一体,忽而又分道扬镳。,或者恬淡雍容,而内包含着筋骨;或者曲折错出,外面显现锋芒。观察务求精细,摹拟务求相似。何况摹拟不能相拟,观察不能精细;结构还是松散,骨架未合准绳;虽然模仿龙跃出渊的姿态,但不见它的妍美;见解如井底之蛙,已见其鄙陋。纵使心想贬低王羲之、王献之,污蔑钟繇、张芝,哪里能够遮住当年人们的眼睛,堵塞将来人们的评议?摹习书法的人,特别要谨慎啊。
【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有些人没有领悟行笔的淹留,一味追求劲快;不能挥运迅速,却故意迟重而行。行笔劲速,是书法超逸的原由,行笔迟留,是具有赏心会意的情致。能快而迟,将达到汇集众美的境界;专偏于迟,那终究缺乏了超绝群伦的好处。能够快而不快,就是淹留;行笔迟钝而缓慢,难道是赏心会意?!要不是心境安闲,手腕灵敏,很难能兼通迟速。
【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搓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英,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蓱,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
假如具备各种优点,一定要内含骨气。既然有了骨气,然后增加遒润。这就象枝干繁盛,经霜雪而愈加挺劲,花叶鲜茂,和太阳云彩互相辉映。如果骨力太多,遒丽较少,就象枯老的树枝凌空架险,巨石横阻道路,虽然缺乏妍美,但仍存在体质。假若遒丽过多,则缺少骨气,仿佛芳林中落下的花蕊,徒然鲜艳,却毫无所依;兰沼上漂荡的浮萍,虽是一派青翠,但没有所托!由此可知,在某一方面比较容易做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於拘束,脱易者失於规矩,温柔者伤於软缓,躁勇者过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於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虽然学习同一家书法,但可以演变成多种面貌,无不随各个人的性格和志趣,显示出独特的姿态。性情耿直的人,下笔平直而缺乏遒丽;刚强粗暴的人,状貌倔强而缺乏温润;矜慎自敛的人,过于拘束;轻漫放荡的人,没有法则;温柔的人,常失于软弱;急躁的人,则过于剽悍;狐疑的人,凝滞不畅;迟重的人,蹒跚迟钝;轻浮烦碎的人,又流于俗吏的格调。这些都是性情独特的人,偏执自己的爱好,和正道相背离。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於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义、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 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珠和璧,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恡筌蹄?】
《易经》上说:“观看天文,可以察知自然时序的变化;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可以用来教化治理天下。”何况书法的妙处,往往取法于人本身容貌的特征。假使笔法运用还不周密,其中奥秘之处也未掌握,就须经过反复实践,发掘积累经验,启动心灵意念,以指使手中之笔。学书须懂得使点画能体现情趣,全面研究起笔收锋的原理,融合虫书、篆书的奇妙,凝聚草书、隶书的韵致。体会到用五材来制作器物,塑造的形体就当然各有不同;像用八音作曲,演奏起来感受也就兴会无穷。若把数种笔画摆在一起,它们的形状多不相同;好几个点排列一块,体态也应各有区别。起首的第一点为全字的范例,开篇的第一个字是全幅准则。笔画各有伸展又不相互侵犯,结体彼此和谐又不完全一致;留笔不感到迟缓,迅笔不流于滑速;燥笔中间有湿润,浓墨中使出枯涩;不依尺规衡量能令方圆适度,弃用钩绳准则而致曲直合宜;使锋忽露而忽藏,运毫若行又若止,极尽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作者感受情调于纸上;心手相应,毫无拘束。自然可以背离羲之、献之的法则而不失误,违反钟繇、张芝的规范仍得工妙。就像绛树和青导这两位女子,容貌尽管不同,却都非常美丽;随侯之珠与和氏璧这两件宝物,形质虽异,却都极为珍贵。何必一定要去刻意画鹤描龙,使天然真体大为逊色;捞到了鱼、猎得了兔,又何必定要去吝惜捕获的器具呢!
【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伯乐未可尚也。】
曾经听到过这种说法,家里有了像南威一样美貌的女子,才可以议论女人姿色;得到了龙泉宝剑,才能够试评其他宝剑的锋利。这把话说得大过分了,实际上束缚着人们阐发议论的思路。我曾用全部心思来作书,自以为写的很不错。遇到世称有见识的人,就拿出来向他请教。可是对写得精巧秀丽的,并不怎么留意;而对写得比较差的,反被赞叹不已。他们面对所见的作品,井不能分辨出其中的优劣,仅凭传闻所悉谁为名人,即装出识别的样子评说一通。有的竟以年龄大地位高,随便非议讥讽。于是我便故弄虚假,把作品用绫绢装裱好,题上古人名目。结果号称有见识者,看到后改变了看法,那些不懂书法的人也随声附和,竞相赞赏笔调奇妙,很少谈到书写的失误。就像惠侯那样喜好伪品,同叶公惧怕真龙有什么两样。于是可知,伯牙断弦不再弹奏,确是有道理的。那蔡邕(对于琴材)鉴赏无误,伯乐(对于骏马)相顾不错,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真知实学和辨别能力,并不限于寻常的耳闻目睹。假使,好的琴材被焚烧,平庸的人也能为其发出妙音而惊叹;千里马伏卧厩中,无识的人也可看出它与众马不同,那么蔡邕就不值得称赞,伯乐也勿须推崇了。
【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几,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至于王羲之为卖扇老妇题字,老妇起初是埋怨,后来又请求;一个门生获得王羲之的床几题字,竟被其父亲刮掉,使儿子懊恼不已。这说明懂书法与不懂书法,大不一样啊!再如一个文人,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又会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到宽慰;也是因为有的人根本不懂事理,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所以庄子说:“清晨出生而日升则死的菌类,不知道一天有多长;夏生秋死的蟪蛄(俗称黑蝉),不知过一年有四季。”老子说:“无知识的人听说讲道,便会失声大笑,倘若不笑也就不足以称为道了。”怎么可以拿着冬天的冰雪,去指责夏季的虫子不知道寒冷呢!
【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
自汉、魏时代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纷繁。或者重复前人观点,无新意补充以往;或者轻率另创异说,也无裨益于将来;使繁琐的更加繁琐,而缺漏的依然空白。现今我撰写了六篇,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工用,定名为《书谱》。期待相传给后来者,作为书法艺术规则应用;还望四海知音,或可聊作参阅。将自己终生的体验缄藏秘封起来,我是不赞成的。
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写记。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兔宝宝起名姓崔怎么起(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温馨愉快难以忘怀的童年故事)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兔宝宝起名姓崔怎么起(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温馨愉快难以忘怀的童年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4679.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新生儿起名两个字 1、君宛 2、宣言 3、钰昊 4、雅萌 5、雅洁 6、呈豪 7、锦霖 8、靓琪 9、仕月 10、紫之 11、泽恺 12、子轩 13、嘉麟 14、庭文 15、淞卓 16、译...
2025-07-31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男孩起名字好听的字有哪些呢 1.兰 2.朔 3.婕 4.乐 5.宁 6.姿 7.曦 8.德 9.佳 10.桦 11.文 12.奇 13.昕 14.华 15.泷 16.榕 17.木 18.慧 19.冰 20.凡 21.北 22.元 23.泽 24.欢 25...
2025-07-31
一个好名字既要符合文化传统,也要体现时代特色,从而才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持续传承和流传。起名不仅仅是为了符合美学和文化的要求,它更是对人...
2025-07-31
小孩起名大全免费 (1)世林 (2)紫之 (3)乐妍 (4)晨桓 (5)钦鑫 (6)翌赫 (7)栩新 (8)小轩 (9)家旭 (10)夏钰 (11)宇晨 (12)思绮 (13)洛焱 (14)程欢 (15)蕊吉 (16)泰鸿 (17)倩雅...
2025-07-31
免费起名100分 (1)承熙 (2)梓语 (3)钥祺 (4)骐恺 (5)俊雨 (6)雅诗 (7)颢澜 (8)新怡 (9)成煊 (10)嘉豪 (11)艺书 (12)康禹 (13)牧泽 (14)祺馨 (15)志宗 (16)恒予 (17)瑾程 (18)世...
2025-07-31
男宝宝起名小名 1、郁锦 2、梓怡 3、雷鸣 4、依宸 5、恩忻 6、梓芳 7、欣蕊 8、嘉睿 9、雅可 10、思然 11、雪晨 12、梓琪 13、子睿 14、智宇 15、文昊 16、宗瀚...
2025-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