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宝宝起名 > 姓黄的怎么起名男宝宝小名(两江总督陶澍落魄时结婚遭老丈人调包新娘)

姓黄的怎么起名男宝宝小名(两江总督陶澍落魄时结婚遭老丈人调包新娘)

发布于:2023-04-10 06:47:33 编辑:宝宝 来源:宝宝起名网 阅读:

“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这句话放在清代两江总督陶澍(shù)身上再合适不过。

嘉庆三年,20岁出头的穷书生陶澍,迎来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可当他掀开盖头才发现,新娘竟然被人调包了!

映入眼帘的新娘,不是货真价实的黄家小姐,而是小姐身边的一名普通丫鬟。

短暂的惊愕过后,陶澍也明白了缘由。正是因为自己在科考中名落孙山,所以才被黄家老爷“嫌弃”,从而上演了这场“调包新娘”的戏码。

意识到被骗的陶澍并没有恼羞成怒。他索性将错就错,高高兴兴地入了洞房。

没想到,这位“假新娘”还挺旺夫,中了调包计的陶澍,乐呵呵地娶了“假新娘”,结果过上了“真幸福”的生活。

这个“姊妹易嫁”的故事,出自清朝文学家梁恭辰的《北东堂笔录》。

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陶澍和他的“替补”妻子黄德芳。

说起陶澍的名号,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也难怪,人家是个低调的务实派。论官职地位,他比肩左宗棠,两人还是儿女亲家。

陶澍比左宗棠年长33岁。他担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左宗棠只是个布衣书生。

后来,眼光毒辣的陶澍一眼就看出了左宗棠是人中龙凤,对他十分赏识提携。陶澍临终前,还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陶桄托付给了左宗棠教育。

在陶澍的重托下,左宗棠还将自己的长女左孝瑜嫁给了陶桄为妻。

谁能想到,被左宗棠仰重尊敬的老臣陶澍,竟然会在娶妻这件人生大事上被人嫌弃侮辱。

穷书生是个潜力股?天上掉下个富家女。1779年,陶澍生于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据说,他们家族还是陶渊明的后代,但目前还无从考证。

陶澍出生时,陶家已是家道中落,经济拮据。他的父亲陶必铨是个满腹才华的学士,因此对儿子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

陶澍7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送去了长沙的岳麓书院读书。

在岳麓书院才读了一年,陶澍又跟着家人回到了老家的小村庄,他便跟着父亲学习文化。

1795年,16岁的陶澍参加县学考试,考中了秀才。

中了秀才,算是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陶澍的名气也在十里八村打响,他成为了不少富家老爷眼里的“潜力股”。

在陶澍的邻村,有一个姓黄的富户,家境颇为殷实。黄老爷听说陶家湾里出了个秀才,长得俊秀斯文,便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

要说黄老爷也没什么坏心思,他不过是想给自己正值妙龄的女儿找个好夫家罢了。

黄老爷的择婿标准也比较有远见。不求女婿大富大贵,但必须得有文化。一来呢,可以熏陶下自己的家庭,二来以后若是科举高中,说不定还能飞黄腾达。

所以,尽管陶澍家里现在是一穷二白,但他靠着满腹才华,竟不费吹灰就入了黄老爷的“法眼”。

打铁须趁热,若是晚了步伐,说不定未来的官爷就成别人家的女婿了。事不宜迟,黄老爷立刻派人去陶家提亲。

陶家人哪里会想到,人在家中坐,好姻缘竟然从天而降。

看着黄老爷差人送来的礼物,陶家父母惊讶得不知所措。

富贵人家主动找上门提亲,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于是,陶父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而陶澍呢,他是个传统的读书人,对婚姻遵从父母之命。陶澍见父母满心欢喜,他也就愉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就这样,陶黄两家的父母给这两个从未谋面的年轻人,定下了婚约。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女方家长:订婚容易退婚难订下婚约后,两家约定:待陶澍考取功名,便回来迎娶黄家千金。

1801年,备考多时的陶澍信心满满地参加了会试。结果出人意料的,他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陶澍也不气馁,他决定留在京城继续复习,准备下次接着考。

陶澍这个励志的决定,他的父母是相当欣慰的。不过,老黄家却不乐意了。

黄老爷听闻陶澍名落孙山,他就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他甚至还怀疑陶澍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就算有真才实学,也没有当官的命。

而且,陶澍还写信回来说要留京复读,等过几年再考。到时候考不考得上,谁都保不准。

黄老爷唯一能确认的是,黄小姐再这么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经过几晚上的辗转反侧,黄老爷拍板了:退婚!

可是,订婚容易,退婚难。

为何这么说呢?

依照大清法律,如果没有缘由地单方面悔婚的话,不仅要退回礼金,并且还要赔偿对方损失。

退礼金对黄老爷来说不难,难就难在后半段的赔偿损失。

这里的损失,可不是精神损失。而是无缘无故的退婚,害得人家没老婆了。

也就是说,黄老爷要想退婚,不仅要退还定金,还得再嫁个姑娘到陶家。否则,闹到公堂之上,黄老爷不仅得掏银子,还得亲手把女儿送到陶家。

就在黄老爷被退婚后遗症搞得吃不下睡不着的时候,乡里的一个富绅来登门了。

这富绅姓钱,也确实挺有钱。

黄老爷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陌生土豪,虽然好奇,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人家。

一番寒暄后,钱财主说明来意,他是来找黄老爷“认爹”的。

不,准确地说,是来求娶黄家女儿的。

原来,钱财主的夫人刚过世不久,他寻思着也该续弦了。也不知道他打哪里听来的消息,知道黄老爷有意给女儿退婚,于是便登门来求亲。

黄老爷将钱财主重新大量了一番,此人大腹便便,看起来虽然没什么内涵,但还是有富贵豪气的。若是将女儿嫁给他,倒是也能享福。

黄老爷不觉心中一喜。可转念一想,女儿退婚的事情还没搞定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钱财主以为黄老爷对自己不满意,便掏出礼金以示诚意。黄老爷摆摆手,索性将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倒了出来。

这钱财主一听,他眉头一挑,计上心来。

钱财主走到黄老爷身边,用手附在他耳朵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老爷,黄老爷听罢,眉头顿时舒展了不少。

原来,钱财主的好主意,便是一出“调包计”。

陶、黄两家虽然有婚约,但是却都没见过黄家的女儿。更何况婚礼前,新娘不能露面。所以,他们只需要在婚礼当日,找个姑娘代替黄小姐嫁入陶家就行了!

至于代嫁的姑娘,也好说,她便是伺候黄小姐的贴身丫鬟黄德芳。

黄德芳虽是丫鬟,但她有情有义。她了解事情的整个经过,便主动站出来,替主家分忧。

于是,黄老爷将黄德芳认做干女儿,黄德芳也算是黄家千金了。然后,黄老爷便与陶家商定大喜之日。

陶家人不明就里,他们欢欢喜喜、敲锣打鼓地将这个丫鬟迎进了门。陶父还对着亲家老黄不停地致谢,感谢他们将千金嫁了过来。

新婚之夜,陶澍掀开了红盖头,他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老婆。

而这位“老婆”看到陶澍一身君子做派,不忍心欺骗,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完整整地告知了陶澍。

陶澍听闻,颇为震惊,但此时老婆已娶进门。他是个文化人,撕破脸皮的事情是干不出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陶澍接受了眼前这位妻子。

“假老婆”的“真幸福”。洞房花烛夜过后,这位如假不包换的媳妇,就开始跟着陶澍过贫苦日子了。

黄德芬见陶澍不嫌弃她,还对她十分尊重,她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夫君。她本来就是丫鬟出身,做事勤快又麻利,在她的打理下,陶家一切家务井井有条,陶澍也可安心读圣贤书。

说来也怪,自从娶了这位贤内助,陶澍就像开了挂似的,在考场上一路驰骋。

嘉庆七年,23岁的陶澍,成为了安化县的第一个进士。

之后,陶澍又在殿试中过关斩件,得到了嘉庆帝的召见,定为当年榜上第55名。

高中皇榜的陶澍骑着高头大马地回乡,乡亲们夹道欢迎,陶父喜极而泣。

另一边,估计那位悔婚的陶老爷也在泪流不止吧。

这一切,还只是陶澍飞黄腾达之路的开端。

陶澍踏入了官场后,更是有如神助,他从一个翰林编修开始做起,一路历经监察御史、户部给事中等官职。

嘉庆帝驾崩的那一年,陶澍已经是川东兵备道。

道光帝时期,陶澍已是一位资历出众的重臣,而且他口碑风评又极好,道光帝将他委以重用,直接提升他为山西按察使。

在道光三年,陶澍又被提升为安徽巡抚,成为了地方上的大员。

更牛的是,陶澍51岁的时候,他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置,真正成为了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什么级别?放到现在,那就是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

最开心的人,莫过于陶澍的妻子黄德芬了。

陶澍大有作为,道光皇帝还封了黄德芬为一品诰命夫人。

她本是丫鬟出身,代替小姐出嫁才嫁给了陶澍。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当年一个善良的义举,竟然成就了自己最完美的人生。

即便是黄德芬生了三个闺女,没有生儿子,陶澍依旧对她是礼遇有加。

这位“假老婆”的“真幸福”,各位看官羡慕了吗?

悔婚的黄家老爷:一直很后悔,从未停止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事实证明,陶澍确实是个潜力股,还是接连几个涨停板的那种。

黄家老爷确实有眼光,但是他亏就亏在没有耐心持股,反而提前割肉跑路了。

峰回路转,等老黄再回首,估计后悔得要拍断大腿根了。

他当年为了及时止损,让丫鬟代替女儿出嫁,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丫鬟过上了好日子,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钱财主,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要说老黄家不缺钱,钱财主也是富甲一方,黄小姐嫁过去,怎么着也是一辈子吃穿不愁的。

但钱财主这个人,他财大气粗,挥霍无度,还十分蛮横无理,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一次,钱财主与他人争抢地盘的时候,钱财主被对方一顿殴打,最终一命呜呼了。

钱财主归了西,黄家千金刚嫁人没多久就成了寡妇。

钱财主没有子女,所以他去世后,钱家的财产,就被亲戚们瓜分一空,分到最后,就连宅子都被卖掉。

最终,黄家小姐只能灰溜溜地逃回了娘家。

黄老爷看着落魄的女儿,又听闻陶澍连连高升,气得高血压都飚速了。没过两年,黄老爷也撒手人寰,只剩下黄家小姐一个人无依无靠。

陶澍的夫人听闻自己当年侍奉的小姐落到这份田地,在征得陶澍的同意后,便把黄家千金接到了陶澍的老宅里安顿了下来。

最终,这个黄家千金的结局也就不得而知了。有人说她受不了刺激,寻了短见。还有的说了削发为尼了,总之,人生走势挺悲催的。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黄老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才导致如今的悲剧,怪不了别人。

而陶澍呢,不知道他回看着一切,有没有感谢黄老爷当年的不嫁之恩呢?

毕竟,“换个”老婆,也是换了一种人生。

大臣陶澍娶丫鬟,千金小姐悔断肠。这个清朝版的“错上花轿嫁对郎”,也成为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姓黄的怎么起名男宝宝小名(两江总督陶澍落魄时结婚遭老丈人调包新娘)

老公姓黄我姓刘名字中要有刘谐音也行怎么起名?

天翊(有翱翔天际,大展宏图之意。) 名字取自经典诗句,富于文化气息,于内有助于培养孩子谦虚博大的胸怀和善于学习和观察的习惯以及高洁自爱的道德胸怀,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从小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于外能彰显家庭长辈的文化素养和志趣品味,有助于得到高素质人士对孩子名字的欣赏和好感。

你们姓氏最有名的人来自哪里?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它的来源有:

1. 源于妫姓: 出自舜帝后裔妫满。

2. 源于胡母氏: 出自战国七雄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

3. 源于姬姓: 春秋时期,胡国为姬姓国,亡国后,胡国子孙就以国号为氏。

4. 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属于以国名为氏。

5. 源于官位: 西周的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胡”为姓。

6. 源于官职: 来源于汉朝时期的官吏胡骑校尉。

7.源于李姓。这一支是李唐后裔。

8.源于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蒙古族与满族等,属于汉化改姓。

注意胡雪岩来自徽州绩溪,这个“胡”源于李姓。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唐昭宗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胡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这一“胡”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

胡昌翼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可养恩大于生恩,他感念胡三公的养育之恩,并没有改回李姓,仍姓胡,为养父母养老送终……

再后来,这个“李改胡”在婺源在徽州甚至整个安徽省开枝散叶,子孙兴旺……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姓黄的怎么起名男宝宝小名(两江总督陶澍落魄时结婚遭老丈人调包新娘)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姓黄的怎么起名男宝宝小名(两江总督陶澍落魄时结婚遭老丈人调包新娘)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4478.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网站首页

      QQ咨询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