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宝宝起名 > 刘和陈怎么给宝宝起名(1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刘和陈怎么给宝宝起名(1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发布于:2023-04-10 05:47:44 编辑:宝宝 来源:宝宝起名网 阅读:

历史上弑父篡位的大有人在,比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刘劭、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绍、五代十国后梁朱友珪。

但是最有名的应该是隋炀帝杨广了,他是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虽说他弑父篡位大逆不道,但是他在位期间开创的科举制度、修大运河等等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弑兄杀弟的皇帝可真不少,比如人尽皆知的唐太宗李世民、秦二世胡亥,还有十六国时期汉国刘聪、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刘骏、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嗣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刘骏和拓跋嗣,这两个人都是弑兄杀弟坐上皇位,但是二人的哥哥都是弑父篡位当上了皇帝,不禁感叹,真是风水轮流转。@析人史

刘和陈怎么给宝宝起名(1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历史上武力值最强的五位帝王有哪些?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武将称帝的时代!要论武力值那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李存勖当属第一!

第一位:五代十国一代战神唐庄宗——李存勖

唐朝末年,群雄并起,藩镇割据,自黄巢起义失败后,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控制,一个个藩镇节度使成了真正土皇帝,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梁王朱温和晋王李克用。

李存勖作为晋王李克用的独子11岁就开始上阵杀敌,得胜归来时,李存勖和晋王李克用一起入朝面见天子,当时的唐昭宗李晔是这样评价李存勖的:此儿有奇表。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 此子可亚其父。所以李存勖又名李亚子。

“十三太保”排行老三

李存勖是李克用独子,与李嗣源、李存孝等十二位义兄弟并称十三太保,位列第三。

上塬驿事件

唐末,梁王朱温为了消灭晋王李克用而摆的一场“鸿门宴”,结果晋王李克用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才得以逃生!从此,梁王朱温和晋王李克用成为一生的仇敌!也为日后李存勖为父报仇雪恨埋下伏笔!

朱温是这样子评价李存勖: 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馀孽更昌炽如此!

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

“三支剑遗愿”

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死,终年五十三岁。

据说,李克用死前,拿出了三支箭,他将三支箭交给儿子李存勖,说,第一支箭,我要你讨伐刘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拿不下;

第二支箭,我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握手结盟,结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你必须要讨伐他;

第三支箭,我要你消灭朱温,你如果能完成我这三个愿望,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把父亲李克用给他的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

李存勖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李存勖建立后唐,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李存勖完成父亲李克用“三只剑遗愿”历史上唐末名仕敬翔是这样评价李存勖:李亚子继位以来,于今十年,攻城野战,无不亲当矢石,近者攻杨刘,身负束薪为士卒先,一鼓拔之。 后唐的疆域也是五代十国里面最大的,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包括四川部分地区!

李存勖酷爱表演,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艺名“李天下”,宠信伶人,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但他沉湎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苏辙是这样评价李存勖:唐庄宗勇而善战,与梁人夹河相攻,十战九胜,涉河取郓,不十日而克梁,威震诸国。五代用兵,未有神速若此者也。

李存勖是一位有用有谋的军事天才,号称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战神!他的武力值应该是历代帝王之首!只可惜治国无方,导致没能一统天下,结束唐末以来天下分裂的格局,接下来迎来一位一统这个乱世之君——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位: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本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后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

太祖长拳

太祖长拳,为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少林寺学习武术之后,自己独创的一个套路。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明代另一著名武术家程宗猷在其《少林棍法阐宗》中更是认为:“杨家枪、太祖长拳、绵张短打、孙家阴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正传,苟能习练精熟,以其心印,余可敝帚弃之矣。

太祖长拳,又名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拳、太祖拳、赵家拳、赵门、太祖门,有的地方也叫红拳、洪拳、炮捶、赵门炮拳。其精神偶像是赵匡胤。明代,该拳法已名闻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著名的政治家和武术家他所创立的“太祖长拳”对戚家拳、太极拳、洪洞通背拳等拳种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又有“百拳之母”的称谓。所以武术家出身的赵匡胤肯定榜上有名!没把他排第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死因“烛光斧影”,一位盖世武功的帝王!竟被亲弟弟给砍死了,真的不敢相信他的武力值!不过他的死因,也是一桩千古疑案!所以谨慎点排到第二!

第三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战国二百多年大乱世的终结者!扫六合一,使天下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主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修建直道(最早的高速公路),南征百越,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保证华夏文明中心安全发展壮大!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促使华夏文明领先世界几百年之久!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故称秦始皇帝!

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在扫灭韩、赵后,屯兵易水河畔,燕太子丹害怕燕国成为下一个被灭的国家,于是派他手下武力值第一的“天下第一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

图穷匕见

荆轲带上燕国與图和秦国通缉犯樊於期人头,以使者身份面见秦王嬴政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大概意思是荆轲被秦王嬴政一刀砍断了左大腿,荆轲仍然垂死挣扎,被秦王嬴政捅了八刀!

由此可见,秦王嬴政武力值还是不错的,能够反杀当时著名的一代刺客荆轲!

第四:唐太宗李世民

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替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功劳已经大到父亲李渊对其封无可封的尴尬局面!据说李世民射杀过2000多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射杀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夺嫡政变,没有之一。

简单来说,这场流血政变是唐高祖李渊为了对付功高震主的二子秦王李世民引起的,李渊通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斗法,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可谓是将李世民逼到绝路上,所以李世民孤注一掷的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是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再趁势架空唐高祖李渊,使其立自己成为太子,再禅位于自己,最终是成功的反败为胜,成为这场皇家斗争的最大赢家。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则是被尉迟恭杀死。李世民射杀李建成从侧面印证他对自己的射术很自信!所以秦王李世民武力值也很高!

第五位: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王莽的一系列神操作,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最厉害是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绿林军成立更始政权,国号为汉,王莽为了编成对汉军作战的强大部队,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征调当时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当军中的类似参谋的官吏,并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专门负责构筑营垒,将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兽圈至军内饲养,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震撼敌人。各州郡均自选精兵,由郡和牧守亲自率领,限期到洛阳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42万多人,号称百万大军。这些军队集中后,即开始向颍川开进。在颍川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部队,随即向昆阳方向进击。大军逶迤千里,粮草辎重络绎不绝。历史上有名的“昆阳之战” 马上爆发了!

昆阳之战

如果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之战,那昆阳之战就是刘秀的一战成名,在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代领几千人的敢死队在百万敌军的新莽军团里,刘秀肆意冲杀斩杀敌军数十人,并且斩杀了新莽军的指挥官王邑和王寻,使得新莽大军指挥失灵,新莽军团阵线迅速溃败,汉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百万新莽军团获得胜利!这也是最早的“斩首行动”。不得不说汉光武帝刘秀真是神勇无敌!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评价:“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

所以光武帝刘秀武力值排行第五!

中国皇帝排名顺序完整版?

1、秦朝:嬴政、胡亥、嬴子婴;

2、西汉: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婴;

3、新朝:王莽;

4、玄汉:更始帝刘玄;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6、赵汉:汉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孙述;

8、东汉: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

9、三国魏:曹腾、曹嵩、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10、三国蜀:刘备、刘禅;

11、三国吴:孙坚、孙权、孙亮、孙休、孙晧;

12、西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司马伦、司马炽、司马邺;

13、东晋:司马睿、司马绍、司马衍、司马岳、司马聃、司马丕、司马奕、司马昱、司马曜、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14、前凉:张重华、张曜灵、张祚、张玄靓、张天锡;

15、后凉:吕光、吕绍、吕纂、吕隆;

16、南凉: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

17、西凉:李暠;

18、北凉:段业、沮渠蒙逊、沮渠牧犍;

19、前赵:刘渊、刘和、刘聪、刘璨、刘曜;

20、后赵: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石袛;

21、前秦:苻健、苻生、苻坚、苻丕、苻登、苻生;

22、后秦:姚苌、姚兴、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慕容皝、慕容隽、慕容暐;

25、后燕:慕容垂、慕容宝、慕容详、慕容麟、慕容盛、慕容熙、慕容云;

26、南燕:慕容德、慕容纳、慕容超;

27、北燕:冯跋、冯弘;

28、成汉: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

28、南朝宋: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彧、刘昱、刘准;

29、南朝齐:萧道成、萧赜、萧昭业、萧昭文、萧鸾、萧宝卷、萧宝融;

30、南朝梁:萧衍、萧正德、萧纲、萧栋、萧纪、萧绎、萧渊明、萧方智、萧庄;

31、西梁:萧詧、世宗孝明皇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陈霸先、陈蒨、陈伯宗、陈顼、陈叔宝;

33、北朝北魏: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余、拓跋濬、拓跋弘、元宏、元恪、元诩、元姑娘、元钊、元子攸、元晔、元恭、元朗、元修;

34、北朝东魏:元善见;

35、北朝西魏:元宝炬、元钦、元廓;

36、北朝齐:高欢、高澄、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延宗、高恒;

37、北朝周: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宇文阐;

38、隋朝:杨坚、杨广、杨侑、杨侗、杨浩;

39、唐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重茂、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柷;

40、五代后梁:朱温、朱友圭、朱友贞;

41、五代后唐:李克用、李存勖、李亶(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

42、五代后晋:石敬瑭、石重贵;

43、五代后汉:刘暠(刘知远)、刘承佑;

44、五代后周:郭威、柴荣、柴宗训;

45、辽朝: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耶律阮、耶律璟、耶律贤、耶律隆绪、耶律宗真、耶律洪基、耶律延禧;

46、北辽: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耶律雅里、耶律术烈;

47、西辽: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屈出律;

48、北宋:赵匡胤、赵炅、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

49、南宋:赵构、赵旉、赵昚、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显、赵昰、赵昺

50、西夏: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李仁孝、李纯佑、李安全、李遵顼、李德旺、李睍

51、金朝: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完颜晟、完颜亶、完颜亮、完颜雍、颜璟、完颜允济、完颜珣、完颜守绪、完颜承麟

52、元朝: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忽必烈、铁穆耳、武宗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琜、宁宗懿璘质班、惠宗妥懽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54、南明: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朱由榔

55、清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刘和陈怎么给宝宝起名(1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刘和陈怎么给宝宝起名(1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帝王)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4420.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网站首页

      QQ咨询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