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男孩子起名字)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烹饪步骤
步骤1
准备一个鲢鱼头,将盐和适量酒抹在鱼头上,腌制半小时。步骤2
将三个蒜瓣,大葱头,姜片,切成碎片,然后拌匀。步骤3
准备红色剁椒和绿色泡椒,分别拌入葱姜蒜末中,然后调入辣椒油,鸡精,麻油,六月鲜拌匀。步骤4
将调味料平铺在鱼头上,蒸锅水开后放入鱼头,蒸制8--10分钟。最后淋入热油即可。三国时代有许多非常有名的预言,如影响袁术一生的“代汉者,当途高”、如曹操做梦时候的“三马同槽”!小编认为,对刘备来说,影响他最大的预言,莫过于当年匹马跃檀溪,水镜先生司马徽对他说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但小编读史书至此,每次都有一个疑问,司马徽为什么当时只向求贤若渴的刘备,举荐了卧龙凤雏,却根本没提三国号称“冢虎”的司马懿呢?
小编认为,司马徽这么干,理由或许有下面四条:
其一,司马徽虽然自己淡泊名利,但毕竟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还做不到没有一根私念,所以他推荐的人才,多和自己是师承、朋友的关系。诸葛亮、庞统如果以后扬名立万,那么司马徽当然也会落一个慧眼识人的名声。
其二,司马徽并非演义中所说的那么不好名利,终生不仕,也就是说司马徽其实是既追求名也追求利的,而诸葛亮、庞统当时最符合他的利益!
小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正史上,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琮,司马徽看到刘琮投降,刘备呢被打得如丧家之犬,然后司马徽直接就选择在曹魏出仕当官了!呵呵,小纵认为司马徽虽然字德操,但出仕曹操这事干得却毫无“德操”!据说,后来曹操还想重用他,但司马徽不久就病死了。
其三,小编认为司马懿和司马徽的关系是比较存疑的,因为两汉乃至三国时代,很多名门望族,因为朝廷的世袭制度和举荐制度,许多官员乃至地方豪族,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彼此却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比董卓和董太后、刘备和刘协,虽热按关系离得远,但如果真的认真追溯起祖宗来,却都能追溯到同一个人物!那么司马徽是颍川司马氏,司马懿是河内司马氏,小纵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家族不同分支!就好比诸葛家族,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在魏蜀吴三国都开枝散叶,他们的子女后代,虽然彼此可能连面都没见过,但却有很强的牵绊关系!
如果都属于司马家族,那么如果举荐司马懿,性质就完全变成了家族效忠!和举荐旁人完全是天差地别的区别!而当时刘备兵微将寡,一旦失败,司马家族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司马徽是万万不会举荐司马懿的!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可以说是影响刘备最大的预言了,司马懿也是一位足智多谋、善用人心之人,为何司马徽没有把司马懿举荐给刘备?
首先要先从司马徽这个人说起。他也是人,也有情感,自然也会存私心。他推荐的人大部分不是朋友就是和自己是师承。这样卧龙凤雏将来扬名立万了,自己的名声必大震。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显得与世无争,对名利并不计较,事实上,卧龙凤雏最符合他的利益!
在历史上,曹操南征打得刘琮投降,刘备被打得更惨,结果司马徽直接为曹魏效力。所以说,司马徽并非不好名利之人。
他和司马懿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由于举荐以及世袭制的原因,很多名门望族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还是有着些许关系。
就像刘协和刘备,尽管关系不近,但往前寻找他们的祖宗,将会查到一个同人头上。诸葛家族中,诸葛诞、诸葛亮和诸葛瑾分别在魏蜀吴定居生活,他们后代压根就不相识。司马懿是河内司马氏,司马徽则为颍川司马氏,他们或许就像诸葛家族那样,就是司马家族不同分支!
假如刚刚说的成立,那么司马徽举荐司马懿那就是家族的事了,整个性质就大不一样了。举荐别人的话,就不用有那么多顾虑。而且,那时候的刘备不行,假如失败,那岂不是葬送整个家族的未来?所以司马徽只是推荐了卧龙凤雏是非常明智的。
不知你对不举荐司马懿的事怎么看?
汉朝末期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水镜先生司马徽不愿在乱世之间浮沉,选择了隐居,每日以耕种为生。荆襄的有能之士,或多或少和水镜先生司马徽有点关系,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三个顶级谋士,都师承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出山呢?他不想要名垂千古么?
有种说法是司马徽为人谨慎,从来不会说别人的缺点,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无论事情大小还是好坏,他通通说好,所以大家称他为“好好先生”。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一生都是在颍川阳翟的一个茅庐里度过的,一生虽然未得重用,但他却有着独特的用人眼光。他与庞统十分交好,后来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使得诸葛亮能名垂千古。
司马徽名声很大,他精通经学,与宋忠齐名,但一生清贫。虽然有很多人请他出山做官,但都被他一一婉拒,甚至当司马徽客居荆州的时候,刘表亲自去拜访,他知道刘表心胸狭窄,就不在刘表面前谈时势,刘表走之前说了句司马徽很普通。可见水镜先生司马徽早已没有追名逐利的心。当时的曹操可谓是求贤若渴,他早就听说了司马徽的学识不凡,在南征之时将他留在了自己的帐下,刚想委以重任的时候,司马徽却忽然病重,不久就去世了。而为何不向刘备推荐司马懿有以下几点:
一.地域不同
首先是地域不同。
司马徽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从今天的禹州到焦作,大概在160公里左右。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所以两人离的远。可能两人面都没见过,但是名字应当是听过的。
二.关系不同
压根司马懿和司马徽,就没什么关系。
而司马徽和诸葛亮,庞统,关系就不一般了。
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诸葛亮和庞统的老师,庞德公。而庞德公和司马徽关系也好。庞统又是庞德公的从子。
三.出身
司马懿是官宦世家,父亲司马防身居高位。所以司马懿的出身相对高很多。
诸葛亮,庞统,司马徽,庞德公。四人在当时,都算是隐士。当时诸葛亮和庞统并没有出仕。
四,才能
为什么提诸葛亮和庞统。还是两人的才能,才能才是最重要的。
司马懿没才能吗?有。人家在曹魏有官儿做。
但是当时是对刘备说的,刘备当时实力并不强。而且诸葛亮和庞统离的也都不远。
但是为什么只跟刘备提呢,因为刘备也是一人杰。
萧何可以通过贪污等自污方式来保全自己,是因为他对刘邦本就没有实质威胁,但韩信不行,因为韩信是威望甚高的大将军,对刘邦的威胁太大,再加上韩信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挑战刘邦的底线,所以刘邦一定会杀掉韩信,更何况韩信还自己作死。
我们都知道,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上的成就非常高,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最大功臣,素有兵仙之称,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之人,政治情商却十分低下,这也导致他虽然对刘邦很忠心,却屡屡遭到刘邦猜忌。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韩信都干了些啥,导致了刘邦对他的猜忌。
前206年,韩信从项羽军中逃到蜀地,经过萧何极力引荐,最终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
可以说,刘邦刚起用韩信的时候,他还是有所疑惑的,毕竟他对韩信并不了解,但随后两人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韩信为刘邦确定了大的战略方针,让刘邦感到满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中对。
汉中对影响深远,刘邦也由此确立了对韩信的信任,韩信随后率军出蜀,以雷霆之势夺取了关中,随即与刘邦分兵出击,韩信负责消灭各诸侯国,而刘邦则负责牵制项羽,与项羽正面冲突。
韩信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先后灭掉了魏国、赵国、代国和燕国,然而就在灭掉燕国后不久,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韩信攻打诸国的时候,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国之际,率领五十六万大军占领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但短暂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开始整日饮酒作乐,根本没有想到项羽会反攻彭城。
项羽得知刘邦占领了彭城,气不打一处来,便率领三万精锐骑兵反攻彭城,由于刘邦没有做好迎敌准备,结果被项羽打得大败,十几万士卒被杀,其他士卒则四散而逃,刘邦只带着十几人逃走。
后来,刘邦一路逃到荥阳,但项羽很快就追来了,将荥阳给包围了,形势危急之下,刘邦一方面听从陈平的计策,对项羽和范增实施反间计,导致范增的计策不备采纳,还遭到项羽的猜忌;另一方面,刘邦让部下纪信假扮自己向楚军诈降,他则趁机逃出荥阳。
事实上,早在荥阳被围困之初,刘邦就屡次派人让韩信发兵救援,但韩信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并没有马上发兵,这让刘邦感到十分不快。
刘邦逃出荥阳之后,一路逃到成皋,这个时候韩信才率军赶到黄河北岸,对荥阳形成声援之势,他不知道刘邦已经不在荥阳了。
刘邦作为汉王,对韩信不听将令,且动作迟缓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夏侯婴来到韩信军营外,对守卫谎称是自己汉王的使者,然后进入到军营之中,趁韩信和赵王张耳睡觉的时候,收缴了他们的将印,然后连夜调整了将领人选。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等到韩信和张耳睡醒了,才知道刘邦来了,刘邦也不客气,夺走了大部分军队,然后任命韩信为相国,让他跟张耳一起率领赵兵去攻打齐国。
这是刘邦第一次表现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刘邦之所以这么做,除了韩信不听话之外,还在于那时候刘邦实力大减,屡次被项羽击败,他需要兵力补充,也害怕自己的兵力少于韩信之后,韩信会拥兵自立,到那时候局势旧不可收拾了。
韩信之所以不听从刘邦的安排,完全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这本是没错的,但他错就错在没有认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作为刘邦的臣子,违背君命本就是错误的,而且他采取的应对方法不对,结果导致了刘邦对他的猜忌。
因为这件事,导致后来刘邦虽然不得不依靠韩信,但同时对韩信处处提防,那韩信又是怎么面对刘邦的呢?
面对刘邦的猜忌,韩信总体上选择无视,因为从他内心而言,他是感激刘邦的,他也是忠心于刘邦,毕竟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对他还是很照顾的,因此他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刘邦,一直在一心一意帮助刘邦对抗项羽,哪怕项羽几次用丰厚的待遇拉拢他,他都无动于衷。
但是,这只是韩信的内心独白,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刘邦并不明白他的真心,因此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前204年,刘邦靠着从韩信那里得来的军队,斩杀了项羽的大将曹咎,从而在成皋站稳了脚跟,随即他就派遣郦食其去游说齐王,试图让齐国投降于他。
有人说,刘邦不是让韩信去攻打齐国了吗,怎么又派郦食其去劝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夺走了韩信的军队,他根本不相信韩信能攻下齐国。
韩信得知这事后,本打算不攻打齐国的,但他的谋士蒯通却对他说,你得攻打齐国,原因有二,一是刘邦给你下的命令就是攻打齐国,命令没撤销,你不打就是抗命;二是你不攻打齐国,功劳就是郦食其的,难道你还不如一个文官吗?
于是,韩信就攻打齐国,此时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投降了,但因为韩信出兵,齐王竟然将郦食其给煮死了。
后来,韩信攻下临淄,项羽闻讯后派遣龙且率军二十万救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击败了龙且,项羽实力大受损伤,楚汉形势发生根本逆转。
刘邦对韩信攻下齐国这件事是又喜又气,总的来说韩信有功有过,可以抵消了,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刘邦对韩信更加猜忌了。
事情是这样的,韩信攻下齐国后,认为齐国狡诈多变,又跟楚国相邻,便上书刘邦说要在齐国立一个代理齐王,以此来稳定局势,他还说自己愿意做这个代理齐王。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韩信的这个请求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出于还是出于战略上考量,第二层意思则出自于私心,因为他连续攻下多个诸侯国,功劳这么大,却只是个大将军,连个侯爵也没捞到,那些功劳比他小的人,反而是诸侯王,这太不公平了。
刘邦看到韩信的上书后,气不打一处来,便大骂韩信趁机要挟他,因为那时候项羽再次将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认为韩信不派兵救援,反而这个时候要自立为王,当然会很生气了。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当时张良就在刘邦身边,他也对韩信很不满,但为了稳住韩信,他便劝说刘邦,刘邦最终下令任命韩信韩信为齐王,将代理二字去掉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是个出色的军事家,却不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怎么能在刘邦处境危险的时候,要求刘邦立他为王呢,任何人换成刘邦,都会觉得韩信是在要挟。
不过,刘邦之所以感到不快,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韩信的军队都被他夺走了,韩信依然以少胜多,连续攻下齐国并战胜龙且二十万大军,这就说明韩信的能力太强,没有人比得上,刘邦很担心自己控制不了韩信。
更要命的是,韩信在战胜龙且之后,军队实力再次得以扩张,实力已经胜过刘邦了,这让刘邦甚为忌惮。
当然了,项羽也不是傻子,他也看到了韩信拥有强大的实力,是可以左右楚汉争霸结果的人物,于是派遣武涉去劝说他,要他跟项羽联合,即使不能击败刘邦,至少可以三分天下,但韩信以刘邦有恩于他,对他的生活也很照顾为由拒绝。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对刘邦还是很忠心的,但他的忠心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刘邦对他好,他才会忠心,但如果有一天刘邦对他不好了,他还会忠心吗?这是个问题。
龙且战死之后,项羽只剩下十万大军了,刘邦决定发起反攻,他让韩信作为主帅,率军三十万攻打项羽,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战胜项羽,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至此楚汉争霸以刘邦取得胜利而结束。
而就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刘邦做了一件事,他急忙跑到韩信军中,将韩信的兵权给剥夺了,然后改封韩信为楚王,让其回到楚国去生活。
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韩信再立功劳,刘邦却急着釜底抽薪,他显然对韩信是不放心的,但这个时候他不能杀掉韩信,因为韩信刚刚立下功劳,贸然杀掉会引起诸将不满。
而韩信在失去兵权之后,认为自己得了个王爵,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楚国,安心地过好日子,并对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一报答,比如在他穷困时曾给他饭吃的漂母,就被他赏赐千金。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看起来是个圆满的结果,但就当时的局势而言,韩信也是很难保全自身的。
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邦一共册封了七位功臣为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西汉建立不久后去世,其子张敖继位)、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
其实,刘邦根本不想让异性诸侯王存在,因为他们实力太强,又不是自己人,未来迟早是个祸害,所以他开始有意铲除他们,让刘姓宗室取而代之。
西汉建立的第一年,也就是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察觉到刘邦的用心,于是第一个起兵造反,但很快就被刘邦镇压。
不久之后,韩王信也因为害怕遭到刘邦的打击而投奔匈奴;紧接着,刘邦又以赵王张敖的部下造反为由,废黜了张敖的王爵,降为侯爵。
一时间风声鹤唳,局势对异性诸侯王们十分不利,但不管他们内心作何感想,他们都应该安分守己,不给刘邦抓住把柄。
然而,韩信却顶风作案,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竟然收留了项羽的手下大将钟离眜。
韩信还在项羽军中之时,跟钟离眜的关系很好,但刘邦却很嫉恨钟离眜,因为钟离眜曾作为主将围困荥阳,让刘邦吃了不少苦头。
刘邦称帝之后,下了很多通缉令,通缉项羽的亲信部下,钟离眜作为最重要的通缉犯之一,是刘邦梦寐以求抓捕的对象。
由于钟离眜无处可去,便逃到楚国投奔韩信,被韩信藏在王宫之中,后来刘邦不知如何得知钟离眜就在楚国,就派人到楚国抓捕,但韩信却派人封国楚国各个路口。
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
因为这件事,有大臣上书说韩信谋反,刘邦也这么认为,便听从陈平的建议,假装到楚国的云梦巡游,准备趁韩信来拜见的时候,趁机将其抓捕。
韩信听说刘邦来楚国,当然知道其用意,他本打算造反,但又觉得自己并没有罪;如果不谋反,又担心被刘邦抓捕。
后来,钟离眜为了保全韩信,便自杀而死,韩信带着他的首级去见刘邦,以为这样刘邦就会放过他,但刘邦依然将其抓捕,将其带到洛阳之后,将其改封为淮阴侯。
有人说,刘邦为何不直接杀掉韩信呢?
事实上,刘邦不是不想杀掉韩信,但韩信毕竟有大功,又没有韩信实际谋反的证据,他实在不忍心动手,他一直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
就这样,韩信来到了洛阳,这一年是前201年,西汉建立的第二年。
可以说,韩信的被废,在异姓诸侯王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彭越、英布等人感到恐惧,产生了造反的想法,但未下定决心。
刘邦当然明白异姓诸侯王们的心理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谁跳出来就灭谁,一直到灭完为止。
就韩信本人而言,他也感到十分不快,认为刘邦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对他好了,他还羞于跟樊哙、灌婴等列侯为伍,于是产生了反叛之心,还跟老部下陈豨密谋,让陈豨在外起兵造反,自己则作为内应。
从韩信产生这个心理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他必死无疑了,果不其然,后来陈豨联合匈奴人造反,刘邦带着军队前去平乱,韩信则趁机在洛阳秘密策划造反,准备攻打皇宫,但事情泄露了,被吕后知道了,吕后就跟萧何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后杀死。
刘邦范湖洛阳后,得知吕后杀掉了韩信,不但没有怪罪,还感到非常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本就有杀韩信之心,当他得知韩信因为密谋造反而被杀,他当然觉得吕后杀得对了。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韩信不造反,而是通过自污来自保,会有效果吗?
我认为,根本没有作用,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根据韩信之前的所作所为,刘邦已经认定韩信是个有巨大威胁的人物,他或许会心存一念之仁,放过韩信一马,但他作为一个皇帝,终究有一天会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杀掉韩信,他的江山才会坐得稳。
而在刘邦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前,韩信就已经造反了,吕后趁机除掉韩信,帮了刘邦一个大忙,所以刘邦才会感到高兴。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韩信作为一个武将,其威胁不是萧何这样的文臣可以比拟的,自污不适合他,并且他政治智商低下,已经好多次触碰刘邦的底线了,他不可能想得到自污这个办法,或许他还会继续触碰刘邦的底线。
也就是说,以韩信的性格,他迟早会继续触碰刘邦的底线的,所以刘邦可以忍一时,但不可能忍一世,迟早有一天会杀掉韩信。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姓蒯的宝宝名字怎么起名(蒸鱼头怎么做好吃)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姓蒯的宝宝名字怎么起名(蒸鱼头怎么做好吃)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3357.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男孩起名字好听的字有哪些呢 1.兰 2.朔 3.婕 4.乐 5.宁 6.姿 7.曦 8.德 9.佳 10.桦 11.文 12.奇 13.昕 14.华 15.泷 16.榕 17.木 18.慧 19.冰 20.凡 21.北 22.元 23.泽 24.欢 25...
2025-07-31
一个好名字既要符合文化传统,也要体现时代特色,从而才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持续传承和流传。起名不仅仅是为了符合美学和文化的要求,它更是对人...
2025-07-31
男宝宝起名小名 1、郁锦 2、梓怡 3、雷鸣 4、依宸 5、恩忻 6、梓芳 7、欣蕊 8、嘉睿 9、雅可 10、思然 11、雪晨 12、梓琪 13、子睿 14、智宇 15、文昊 16、宗瀚...
2025-07-31
孩子们的名字犹如一颗珍贵的钻石,蕴含着无尽的可能和潜力。想要为宝宝取个独特的名字吗?让“刘姓男孩起名大气一点爆款名字”带给您最具创意的灵...
2025-07-31
女宝宝起名诗经楚辞唐诗 (1)晋瑜 (2)沁哲 (3)一言 (4)铭雨 (5)名祖 (6)谚思 (7)沐吉 (8)卓宜 (9)妙思 (10)锦程 (11)龙康 (12)君启 (13)宇梦 (14)歆蕊 (15)梓林 (16)芳泽 ...
2025-07-31
宝宝起名宝典起名字大全洋气有个性(热门) 允冰,沐枫,卿昕,诚笃,毅安; 蕤松,凯林,沐筠,承云,余千; 健玲,佳诚,杰锋,君丽,卓汐; 雯淞,...
2025-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