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男孩子起名字)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雍正王朝》中,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他就有心大量揽收人才和能人了,智囊邬思道就是派年羹尧寻找的谋臣高手,所以雍正能顺利继承皇位,确实离不开他前期培养的这些心腹,和忠诚的支持者。而心腹是支持者,但支持者则不等于心腹,因为支持者也有可能看形势所为的“投机者”。
除了老十三支持雍正外,还有不少为雍正马首是鞍的心腹,把这些人分为五类人。
第一类人幕后智囊心腹无疑的,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邬思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邬思道算是九子夺嫡的真正主角,他是雍正的智囊,也是雍正的心腹。
邬思道给雍正的至理名言就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邬思道对雍正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争一推。
争,是争取清理户部欠款的差使,得罪人不不讨好的差事,建议雍正不惜得罪把所有的王公大臣,兄弟阿哥,朝廷元老,也要把欠款追回来,让康熙安心,也让康熙看到雍正的办事能力。为此,这是邬思道向雍正交上了300多万两作为“见面礼”。
推,是推掉清理刑部冤案的差事,原因是胤礽一直掌管刑部,刑部冤案大白之时,也就是太子被废之日,雍正当时是太子一员,邬思道不能让他背上“废”太子罪名。
第二阶段,自立门户。
雍正不敢自立门户的原因:是术士张德明把“美”拆解为“八王大”,使雍正耿耿于怀,认为八阿哥胤禩才是天命所在,邬思道的“大王八”,顿时帮雍正树立了“自立”的信心,并立下了夺嫡之心。
然后为雍正夺嫡确立了方针“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让康熙看到雍正以国为重,不争权势的胸怀。在去畅春园之前,又提醒雍正依靠胤祥掌握丰台大营的兵权,也正是这个临门一脚,确保了雍正顺利登基。
第三阶段,扶上马又送一程。
邬思道“半隐”后,办了两件事,第一件指点迷津田文镜揭穿诺敏欺上瞒下;第二件指点年羹尧找到叛军,让年羹尧速战速决,邬思道对雍正确实做到了扶上马又送一程。
那么,雍正对邬思道呢?
十几年里对邬思道以师礼待之,言听计从,倚为心腹股肱,邬思道才是雍正的主心骨儿。
雍正继位的第一晚上,回到潜邸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原来专为自己办秘密差事的人,比如高毋庸、武憎性音等人的结局是销声匿迹。
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没有落到邬思道头上,当然固然是他洞察人心世情,又擅长明哲保身,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雍正内心深处的舍不得,不忍心,所以最终成全了一段君臣的恩遇。
第二类誓死忠于雍正的心腹01、十三爷胤祥
十三爷胤祥不必说了,不管雍正是王爷还是皇帝,都会鼎力相助,推心置腹,共对危局,从未有过龃龉。尤其在九龙夺嫡中,十三爷即使自己受损也要帮助雍正,每每在雍正遇到危机时,十三爷一出现雍正就立马化险为夷了,绝对是雍正第一心腹。
比如在雍正返回潜邸,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邬思道从不同衙门调兵负责安全,只胤祥才能完全节制这支队伍,这种权力一直伴随胤祥终身,京城防务和丰台大营除了皇帝亲自下旨,还有胤祥有权调动,就连雍正亲儿子都没这个权力和信任,可见,雍正把身价性命托付给了这位十三弟。
02、李卫
李卫和高福同时出场,雍正当年下江南赈灾的时候,揽收到自己麾下的仆从,在期间,俩人的表现让雍正很满意,俩人又扮回叫花子,引导灾民入城,使得盐商们产生恐慌,顺利截获了老九胤禟送来任伯安的书信,以此要挟他们捐款,使雍正顺利完成了江南赈灾的任务。
此时雍正并没有想重用李卫,不过在邬思道的培养下,李卫既狡猾又机灵。后来通过巧取“百官行述”,让雍正刮目相看,并委以重任,干的第一件事是派他去四川担任知县暗中监视年羹尧,此后李卫正式被纳入雍正的核心,视为自己的心腹,步步高升,最后被委任为巡抚总督。
后来李卫怕自己官越做越大,遭多疑的主子的忌讳,在雍正来江苏的时候,李卫和翠儿演了一出双簧,故意给雍正留自己的小辫子。
办完公务后,李卫就跑去找小媚仙了,让雍正在门房等了一个时辰,回来一句请罪话都没有,反而要求雍正要替他保密,做出一个不怕皇帝,却怕老婆的可怜样子来。
接着翠儿闯进来,对着李卫又打又骂,雍正就坐那里,这么大活人,翠儿却装没看见,只顾和李卫撕打,而李卫这么精明的人,却不肯说一声,主子在这里,也只和翠儿纠缠,雍正只能冷冷坐着看戏。
要不说这两口子是戏精呢,李卫不必说了,有意让雍正相信自己除了这点嗜好,没有别野心,而翠儿从小做丫鬟,眼神极佳,雍正一个大活人做哪里却没看见,装作气昏了头,和李卫拼命的架势。看起来夫妻俩人还真的骗过了疑心重的雍正,让雍正觉得这小子有小辫子在手里,反而对他更放心了。
03、张五哥
张五哥并不是雍正培养出来的心腹,张五哥是康熙比较信任的侍卫,虽说不是雍正的死党,但是张五哥比谁都想救出十三爷胤祥,因为十三爷是他的救命恩人,并且又是他的妹夫,他知道,只有雍正才能被救出来十三爷,就顺势站在了雍正一边。
在康熙去世前夕,应该是对张五哥交代了,金牌令箭放在偏房盒子里,雍正一问金牌令箭,张五哥立马取出来,并快速拿金牌令箭去宗人府释放老十三。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五哥,雍正不可能那么快拿到金牌令箭,十三爷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就接管兵权。张五哥对雍正当时的作用很大的,是雍正能否继位的关键因素。
后来张五哥也看淡了宫廷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很知趣的激流勇退,,在十三爷去世后,明智的选择去给十三爷胤祥守陵,最后,张五哥也算是落了一个善终。
第三类只忠于皇帝和朝廷的心腹01、张廷玉
张廷玉秉承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但是张廷玉智商极高,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少作用,总会金句频出,虽说康熙并没有说明四阿哥就是继位人,但他从康熙一系列的操作中就猜出了康熙的心意。
因此在畅春园内,在八爷党混淆视听,阿哥们大打出手时,张廷玉带头站雍正这边,出来稳住了局面,结果遭到老八一伙的严厉威胁,但是张廷玉泰然处之,让雍正有机会拿金牌令箭解救胤祥。于是让原本是康熙心腹的他,成功过渡为雍正的心腹。
对于张廷玉来说,他是忠于皇帝和朝廷,无论这个皇帝是谁,他都会一心辅佐。比如,雍正推行新政,张廷玉就带头全力支持和配合,最终,雍正也把他视为绝对心腹,信任度不亚于李卫和年羹尧。
当众八爷党重新实施八王议政的时候,张廷玉知道八王议政的弊端,一把年纪了带头在大殿反驳众王爷,把想闹事的王爷问得哑口无言,维护了雍正的权利。所以一个以国为重的大臣,雍正怎么会不重用呢?
02、田文镜
如果说张廷玉是雍正朝内的心腹,那么田文镜就是雍正外放的心腹,不得不委以重用的循吏。
田文镜出场是在江南赈灾的时候,当时的田文镜已被罢官在家。是雍正重新让他官复原职,田文镜上任后,对江南的盐商和富户是毫不手软,他的经典语录就是:“苟利社稷,不过粉身碎骨而已,何惧之有。”
靠着这股韧劲,被四阿哥提拔,授予了官职,协助追讨户部欠款。不过雍正只喜欢他的办事风格,并没有把他当成真正心腹,心腹指数远低于李卫和年羹尧。此后,田文镜办又揭露了山西诺敏藩库造假一事,这时候雍正才真正委以重任,在河南当巡抚,试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田文镜是个酷吏,心里只有雍正和朝廷,别人的事情根本不重要,因此得罪了很多的同僚。后来在河南推行新政的时候,导致了一系列后续的事件。总的来说,雍正还是很看重田文镜的,在百官联名弹劾田文镜的时候,雍不惜得罪所有的文人都要保他。不过,雍正有很多方面不会跟他讲,比如邬思道,等邬思道跑了,雍正也只是告诉他,说邬思道跟他只是有交情的旧人。03、图里琛图里琛和德楞泰最早是死忠于康熙,后来在畅春园发生一切后,他的立场转变很快,当九阿哥胤禟意识到不妙时,要趁机跑出去搬救兵,被雍正喝止,而且是图里琛和德楞泰出来拦住,这才不让九阿哥没得逞,而当时的局势阴暗不明,图里琛虽是一位侍卫,但是情商极高,察言观色本领炉火纯青,他早已猜到康熙要传位给老四了,此情景下是他表现自己的最佳时机。随着十三爷带兵将畅春园团团围住后,雍正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放了下来,险些摔倒,及时将他搀扶住的不是别人,正是最“懂事”的图里琛,成功投机雍正。后来人精地图里琛留在雍正身边,被委以重任,比如护送老十四胤禵返京,还有雍正密谋架空年羹尧,也是派她去办的,这些任务都很艰巨,图里琛都完成得很漂亮,这么精明能干的人,雍正不用都难呐!图里琛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傻里傻气的,但依他的精明,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不愧能与张廷玉齐名的职场达人。04、孙嘉诚孙嘉诚,本是一个小小得六品户部主事,因为敢于直谏“新币”弊端,被雍正赏识,从而升为三品监察御史,诺敏案和科场舞弊案,他领头带清流们直言上疏,对雍正一朝中的格局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按理说,这是一个诤臣,可是他有个致命缺点,从不怕死,认死理,见谁都干怼,也不计后果。在“新币”弊端时,以六品主事身份,殴打上司阿灵阿,甚至不会身份,连廉亲王胤禩都敢抨击;在检举年羹尧僭越之时,更是连雍正都怼得跳脚,可以说,在他的眼里,只有公理,没有君王。
孙嘉诚虽对雍正忠心,但是他犯了一个皇帝忌讳,结党。因为无论诺敏按或科场舞弊案,都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他后面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
对于这样一个无视皇帝,只忠于国家,雍正肯定不放心,尤其是当他可以影响文官集团时,所以,雍正决定分而划之,把他派往西北,因为雍正清楚,以孙嘉诚的性格和年羹尧的跋扈,绝对没有调和的可能。
而以年羹尧在西北军的威势,孙嘉诚可以说有去无回,这一点雍正比谁都清楚,雍正的想法是,二人和平相处是更好,不好好相处,到那时,雍正想要处理年羹尧这个不听话奴才,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类忠心却心比天高的心腹01、年羹尧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是雍正一手提拔的心腹。年羹尧一出场就知道是个狠角色,在雍正下江南赈灾时,协助截获九阿哥胤禟和任伯安的往来书信,一刀要了九阿哥派来信夫的命,截获了书信,帮助雍正顺利完成此行江南赈灾。
此后,被雍正委以重任,帮助雍正完成了几件重要事情,第一件是找到满腹经纶的邬思道;第二件是协助追讨户部欠款;第三件是捉拿要犯,打探百官行述;第四件是制约大将军王胤禵;可以说,年羹尧在一时成为了雍正身边最得力的心腹。
后来,被任为大将军王平叛罗布藏丹,成了雍正真正的头号心腹,不仅统领西北二十万大军,还有先斩后奏之权,威风无比。只不过后来嚣张跋扈,连皇帝都敢有所藐视,得罪了雍正在内的朝野上下,百官弹劾他的折子纷纷飞,最后被雍正赐死。
02、隆科多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没有什么政治立场,是一个墙头草,隆科多本来就是一个闲杂人,依靠其六叔佟国维存活,并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上演了一场苦肉计,获得康熙的信赖,在康熙临终前委以重任,以九门提督扶持四阿哥登基,这也是后来成为雍正一朝地位仅次于张廷玉的重臣,也是雍正十分信任的手下之一。
后来雍正继位后接连发生的几件事:第一件诺敏的死;第二件年羹尧的死;第三件隆科多本身不干净,自己心虚;第四件形势影响力了旗人的利益;发生这些事情,使得隆科多错误判断了形势,以为自己失宠,便倒向老八的阵营,另求高官厚禄,最终也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了严重的代价!
第五类隐藏的铁杆的心腹《雍正王朝》中,在康熙临终前传位,十六阿哥胤禄和二十四阿哥胤祕,两个皇子挑明了四爷党的身份,在康熙握着雍正的手,最后一句传位四阿哥,随即一命呜呼了。
事已至此,八爷一伙不甘心,混淆视听,耍赖起哄,说是传位十四阿哥,二十四阿哥出来反驳是四阿哥,为此十六阿哥和老十胤䄉还厮打起来,所以胤禄和胤祕的仗义执言,极力辩解,雍正继位后都记着这份情。
但是这时十七阿哥胤礼却始终没有露脸,在隆科多要宣读遗照的时候,老八一伙没有下跪,老八一伙还想做最后一搏,拖一时是一时,隆科多训斥他们无礼,但他们说一定要等十七阿哥一同听旨。胤祥轻蔑:老十七在园子外宿卫呢!
在原著中,老十七胤礼早早就是四阿哥的死党了,当时雍正担心胤祥被囚禁太久调动不了丰台大营兵权,于是派了老十七胤礼先去调动西山锐健营,协助胤祥调动丰台大营,因为西山锐健营的统领是胤礼的嫡亲舅舅,后来勤王的西山大营兵马,就是老十七调来的。可以说,雍正即位之初捍卫皇权时,胤礼功不可没。在此之前,胤礼抱怨,为了辅助四哥,成了穷光蛋阿哥,自己的家底都掏空了。当时邬思道还调侃,你这三十万两花得不冤,至少到时还能挣一顶郡王的帽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十七胤礼和雍正的关系不一般。且在畅春园雍正即位当晚,十七阿哥胤礼的作用不次于老十三胤祥。
所以说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四阿哥是雍正的隐藏铁杆。
结语说到这里,都知道雍正为何能继位,不管老八怎么努力,都屡屡败下风,而是雍正的用人之道,雍正的心腹个个都是能人干将,而老八所有心思只用笼络人心上,到头来,几乎没有几个是真心实意为他干事的,所以成不成功,还得看心腹作用的重要性。
—End—
在《雍正王朝》中,李卫曾经面临过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旦没有经受住考验,迎接他的将是灭顶之灾。
而这次考验,就发生在坎儿被毒死之后,李卫回京述职之际,那么有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在思考。那就是李卫跟坎儿是发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会相信年纪轻轻的坎儿死于疾病吗?
如果不相信,他知道真相吗,为什么不去调查?
一、
坎儿被毒杀之后,邬思道突感不妙,急忙去探望,却为时已晚,悲痛不已的邬思道长呼一声:
“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很多人也认为,派坎儿去送信给老八胤禩,完全是邬思道瞒着老四胤禛做的事,他心中也知道这件事做完以后的后果。也有人认为,邬思道派坎儿去送信,实际上是奉了老四胤禛的命令,等于是借邬思道之手杀掉了坎儿。
但是很多人也想不通,老四胤禛为什么一定要杀坎儿,留着他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坎儿至少犯了四个错误:
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往往忠诚度也大打折扣,别看他表现得像是很爱小翠,实际上他就是靠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一个妓女就把他搞定了。雍亲王府虽说规矩多,但是像坎儿这种高级家奴,弄几盘菜喝点小酒并不是不可以。可惜明明老四胤禛有令,让他们这几天避避风头,坎儿却仍然招摇过市去买醉,最终被下套,供出了百官行述之事,这就是不忠!
其次,发现犯了错,不去找老四胤禛,而去求助邬思道,瞒着主子在下面做事,老四胤禛会饶他?饶了他这次,那么下一次他再跟邬思道密谋什么事情,不通过老四胤禛,咋办?
再次,杀掉坎儿,也是警告邬思道,不要瞒着主子做事,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准则。不管你做的这件事是有利还是有害,你以为是在救坎儿,实际上是在害他,那么以后你们这些在府邸做事的人都掂量着点!
当然,杀掉坎儿,也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有了背叛的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对于规矩多的老四胤禛来讲,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二、
可以说坎儿的死,是他咎由自取,那么对于他的好朋友李卫来讲,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李卫跟坎儿同样都去过万永当铺,老四胤禛交代他俩藏一下,必然不可能只给坎儿讲,实际上在李卫跟翠儿鬼混的时候,他就哭着跟小翠说了:
“翠儿,我要走了……就为了万永当铺卖假当的事,四爷怕人家认出我,因此要撵我走!”
所以,对于李卫和坎儿来讲,谁能离开京城,谁就是安全的,所以李卫才灵机一动搞了鬼混这一出。即使没有坎儿醉酒这回事,老四胤禛也会找另一个理由,要么赶他走,要么让他永远开不了口。
不要觉得老四胤禛做不出这种事情,想想他即位后的第二天,邬思道临走时嘱咐老十三胤祥的话吧!府邸里做秘密事情的人恐怕要……别说坎儿这种小叫花子出身了,即位当晚邬思道都差点被干掉,幸亏提出了半隐方案。还有那个府邸管家太监高毋庸,也是派人杀坎儿的人,雍正帝即位后,大家还见到过他吗?
所以,老四胤禛这个人表面上笑呵呵,其实那是笑里藏刀,杀人毫不手软!
但是我们看剧情,不管是杀儿子弘时,还是杀年羹尧,或者诺敏、张廷璐,他都有过表态。那么作为府邸的高级奴才坎儿,他好像从始至终都没有表过任何的态啊?
其实不对,在坎儿送信之前,老四胤禛去见了府邸的大和尚,有了一番对话。老四胤禛说着闭上眼,眼前又是大河,又是大山的,其实就是表明江山近在眼前,要不要拿?
大和尚也聪明,知道他此举是何意,也给了一个回答:
“有江山便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正是这句话,江山近在眼前,还会吝惜一个小小的坎儿吗?后来这个大和尚也没有再出场过,难道也应了这句话?
三、
坎儿就这样被毒死了,这个消息传到李卫耳朵里时,则变成了坎儿是生病医治无效死亡。
李卫其实是怀疑的,结合之前他跟翠儿讲的话,说的老四胤禛要赶自己走,那么他也会思考,坎儿是不是被赶走了?而且他这次被派往年羹尧身边为了什么?
还不是监视年羹尧啊,那么作为李卫来讲,自然也会考虑,四爷又会派谁来监视自己呢?
正是有着这种担忧,他再次回京的时候,是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宁可远远就下轿步行到雍亲王府,离老远就喊着“主子”,也不敢露出一丝不敬:
“做粮道了,小气得连轿钱都舍不得啦?”
从后面李卫做官的表现来看,他还真不是小气到这个程度,完全是做给老四胤禛看的:
先是步行见主子,老远就喊“主子”,放低身态,把成就归于主子的教诲,这一点比年羹尧进京要强的多;其次,对主子没有秘密而言,直接回答,并不是一直走路,只是走了一小段而已,这一点比坎儿要强的多;再次,不仅仅自己对主子没有秘密而言,忠诚无比,自己的儿子也起名叫李忠四爷。
这段见面的表现,老四胤禛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他并不确定李卫对待坎儿的死是什么态度,所以还得增加一项试探:
“你们先去看看福晋,过后李卫到枫晚亭,邬先生那等我。”
其实四福晋那里也有几项考验,不过很容易就过去了,之所以让李卫到枫晚亭,就是因为会路过坎儿的房子。
四、
李卫果然在坎儿的老房子那里沉思难过,回想着曾经的欢乐,连邬思道走到身后都没察觉:
“人已经没了,你就别伤心了。”
随后,俩人开始在林间小路步行,这时候的李卫是把顶戴托在手里,不停地捡落在顶戴上的树叶。这个动作也表明了,他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帽子的,帽子就代表地位,体现出他的心情:
“多少人读书十年寒窗求之不得这官帽,狗儿,你要好自为之。”
邬思道并没有给李卫说话的机会,直接就点出了他的心思,告诫他别犯傻,为了坎儿不值得。
最后李卫想通了,也放下了,下了很大的决心:
“邬先生,您说的意思我明白!做人跟做官一个理儿,就是不能忘本!”
邬思道高兴地说了一句:
“孺子可教也!”
这就是对李卫的终极考验,但凡他表现出一丝对坎儿的死不满,他也就离死不远了。
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说的那样:
“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杨金水对李玄也讲过,有些事,不知道便是你的福!对于李卫来讲,同样的道理,有些事不要搞那么明白,一旦搞明白了,一千斤都打不住啊,什么叫难得糊涂?
这之后的李卫,再也没有提过一次坎儿,也表现了足够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是真情还是假意?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是面对年羹尧被处死的时候,翠儿建议他上书保一下,结果李卫怼一句:
“妇人之见!”
我想李卫能走到最后,最重要的并不是忠诚,而是恐惧!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雍正王朝上映于1999年,迄今为止已有20余年,很多人翻来覆去的观看,里面的术道、职场、为人处世之道,让观看者津津乐道,且涌现出一批“雍迷”。九王夺嫡是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一部分,雍正能够成功胜出,最终夺得皇位,邬思道功不可没
雍正即位之迷雍正皇帝胤稹(1678~1735)是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
雍正皇帝1723年至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是一个极具争议、极具传奇色彩、极具才华与胆识的帝王。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他的突然暴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不少学者始终认为雍正是篡位,说他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夺位阴谋,非法夺得了皇位;亦有不少专家说是康熙钦定雍正,雍正合法继承了皇位;更有其他说法,让雍正即位这一历史事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雍正登基邬思道必死的原因:一,雍正登基以后,确实有要把邬思道处死的想法,这里在小说中已经明确指出,但是电视剧中表现的比较隐晦。
1,登基的当天晚上,雍正放弃了重兵把守的皇宫秘密走上了会雍亲王府的路,虽然后来我们知道雍亲王府戒备森严,但是回去的路上可是无法保证的,雍正的举动令人感到奇怪。
2,雍正回到雍亲王第一句话就是要找邬思道并且没有丝毫庆祝的意思反而一脸严肃,照理起码给邬思道一个交代。反而是邬思道要说话的时候,雍正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不会亏待,自有安排
3,当邬思道要说半隐时,雍正却眼神闪烁略带疑惑,沉默不语在思考如何,没有任何挽留语句,完全不像多年的君臣情义。
二,坎儿的背叛邬思道知情不报还出主意,后来还是十三阿哥胤祥向雍正提醒
四哥,你府里有人和八哥府里的人打的火热
当天晚上坎儿就被雍正赐毒酒毒死了。坎儿从11岁跟着雍正,深的信任,这样的人都会一时被迷了心窍发生这样的事情。邬思道老谋深算雍正把握不准,在加上外有八阿哥胤禩一党虎视眈眈,为了以绝后患,雍正或许会下狠手。
三,邬思道的一些说法确实正中雍正下怀。他是刑余之人却帮助雍正夺下了皇位,功不可没,雍正赏也不是,不赏也不是。一旦封赏或者邬思道一旦曝光,那雍亲王府有很多的秘密这件事就会慢慢浮出水面,这是雍正最不愿意看到的。
四,雍正最后还是没有杀邬思道,因为邬思道半隐的提法很好,不仅主动让雍正监视他还会是不是帮助雍正解围。再者邬思道的一凡论述感染肺腑,几十年的感情,我不会想您,您也会想我啊,言外之意大概是除了想我这把老骨头在你有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还是帮得上忙的,雍正就是块石头,他也该感动了吧。
为什么李卫可以青云直上?首先,忠心于雍正,处处为雍正着想。对于李卫而言,如果没有雍正收留,他不可能会有之后的高官厚禄。李卫之所以能从乞丐到总督,离不开他的忠心。如果没有对雍正的忠心,以及处处为雍正着想,就没有当下的生活。
科考舞弊案李绂找李卫,让李卫带人去搜证据,李卫经过深思熟虑后,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做。如果这次科考对雍正不重要的话,李卫肯定不会去。后来有一个老书生,写文章说雍正不好,众多大臣都不敢审理。李卫知道后,立刻到牢中将老书生教训一顿。
试想一下,这件事弄不好,雍正会问罪的,可是李卫没有考虑这么些,直接就做了。说明李卫一直忠心于雍正。
其次,做事谨慎,为人低调,不彰显野心。李卫除了忠心于雍正外,做事也非常谨慎。记得他回雍王府时,轿子放在外面,翠儿抱着儿子“李忠四爷”进府。可见,李卫没像年羹尧那样飞扬跋扈,而时刻想着四爷是主子。
随着李卫的官越做越大,雍正对他有些不放心,平时还有人监视他,为了让雍正放心,他时不时还去寻花问柳。雍正在暗中查访他时,张五哥向他报告:李卫不在府上,而是寻欢作乐去了。此时,雍正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可见,雍正对李卫才有一些放心。他从来不彰显野心,平时做事十分谨慎,为人十分低调。
《雍正王朝》雍正最终为何没有杀邬思道邬思道素有“诡才”之称,因深谙帝王心术被四爷招入府中,成为了四爷夺嫡之路上的军师,是一个十足的阴谋家。因邬思道深谙康熙的帝王心术,所为四爷谋划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俘获康熙的圣心,四爷对其也是
言听计从,最终打败了所有的兄弟获得了最终的皇位。
虽然邬思道为四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同时也知晓雍正的太多秘密,其中有很多事情都是见不得光的,所以邬思道必须死。在雍正返回浅邸当晚,邬思道瞬间明白雍正来意,雍正是来杀他的。
于是邬思道先是力辞雍正给他安排的名分一事,并说出了自己的三不可用,这却让雍正十分意外。接着邬思道又趁机提出“半隐”一事,即找一个可以吃饭的地方,同时又在雍正的监视下,好让雍正放心,同时也向雍正表明自己绝对逃跑或者乱说话,最终一番声情并茂的话打动了雍正,保住了性命。
雍正最终放过了邬思道也有着自己的考量,雍正刚继位不久,为了稳定朝局,雍正不得不给予八阿哥允禩高官厚禄,这样一来则使势力本就庞大的“八王党”更加强大。而雍正在继位之前,在朝中素有“冷面王”的称谓,得罪过朝中不少大臣,雍正此时所能依仗的只有十三爷允祥。
而十三爷素有“侠王”之称,为人仗义、重情分,与邬思道也有着很深厚的情谊,若是雍正此时杀了邬思道,难免会让十三爷觉得雍正太无情,寒了老十三的心,雍正则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帮手,这是雍正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雍正最终没有杀邬思道,除了邬思道本身的那番话外,主要还是因为朝中有十三爷的存在罢了!
结语:
邬先生之所以差点被杀,最后是隐退。而李卫身为一个小奴才,却可以平步青云。主要是因为两个人的定位不同,很多时间每个人的起点也很重要,有的人的起点看似很低,但反而是好事,可以后劲十足,比如说李卫。有的人看似起点很高,有可能一辈子只能局限在这个定位,搞不好还要深受其害的,比如说邬先生,因为是谋士知道的秘密太多,所以差点被鸟尽弓藏了!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姓邬的宝宝怎么起名(贝勒爷中除了老十三还有谁支持雍正)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姓邬的宝宝怎么起名(贝勒爷中除了老十三还有谁支持雍正)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50508.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男孩起名字好听的字有哪些呢 1.兰 2.朔 3.婕 4.乐 5.宁 6.姿 7.曦 8.德 9.佳 10.桦 11.文 12.奇 13.昕 14.华 15.泷 16.榕 17.木 18.慧 19.冰 20.凡 21.北 22.元 23.泽 24.欢 25...
2025-07-31
一个好名字既要符合文化传统,也要体现时代特色,从而才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持续传承和流传。起名不仅仅是为了符合美学和文化的要求,它更是对人...
2025-07-31
男宝宝起名小名 1、郁锦 2、梓怡 3、雷鸣 4、依宸 5、恩忻 6、梓芳 7、欣蕊 8、嘉睿 9、雅可 10、思然 11、雪晨 12、梓琪 13、子睿 14、智宇 15、文昊 16、宗瀚...
2025-07-31
孩子们的名字犹如一颗珍贵的钻石,蕴含着无尽的可能和潜力。想要为宝宝取个独特的名字吗?让“刘姓男孩起名大气一点爆款名字”带给您最具创意的灵...
2025-07-31
女宝宝起名诗经楚辞唐诗 (1)晋瑜 (2)沁哲 (3)一言 (4)铭雨 (5)名祖 (6)谚思 (7)沐吉 (8)卓宜 (9)妙思 (10)锦程 (11)龙康 (12)君启 (13)宇梦 (14)歆蕊 (15)梓林 (16)芳泽 ...
2025-07-31
宝宝起名宝典起名字大全洋气有个性(热门) 允冰,沐枫,卿昕,诚笃,毅安; 蕤松,凯林,沐筠,承云,余千; 健玲,佳诚,杰锋,君丽,卓汐; 雯淞,...
2025-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