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男宝宝起名单字)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全文如下: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2] 。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
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
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
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工夫。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于龟从筮逆者,仍曰作内吉。于龟筮共违于人者,仍曰用静吉,是知吉凶在人,圣人之垂戒深矣。人诚能作内而不作外,用静而不用作,循分守常,斯亦安往而不吉哉。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
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耍亦无多,静而镇之,则自止矣。
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
谩夸富贵显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后世。
任教声名暄赫,人品心术,不能瞒过吏官。
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淫奢。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
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
可知父兄教子弟,必证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
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
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
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工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行阴骘。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
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
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广思集益,乃罔后艰。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
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
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
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
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
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
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
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地无馀利,人无馀力,是种田两句要言。
心不外驰,气不外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东坡志林有云: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
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
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
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人去禽兽不远矣。
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天地无穷期,光阴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
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祸之天。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
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
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虚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馀庆也。
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破而食之。
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沭雨,
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
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
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
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
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
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贵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
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论事须真识见。做人要好声名。
观规模之大小,可以知事业之高卑。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
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
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
仕宦虽称显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
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
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
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
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
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
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
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
谢安围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
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机关以为智。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
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
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
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
此长者待人之道也。
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
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
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
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
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
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力穑艰辛。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
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教弟子于幼时,便应有正大光明气象。
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
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
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进食需箸,而箸亦只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
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讲大经纶,只是落落实实<。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子弟。
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言命者,总不外顺受其正。
木讷近仁,巧令鲜仁。求仁者,即可知从入之方。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
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稽阮之逾闲。
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馀地处人。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
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
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
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
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惕则无咎也。
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能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
见世人之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治术本乎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壹也。
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
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奸险人藏其内。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
读书人,甘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处境太求好,必有不好事出来<。学艺怕刻苦,还有受苦时在后。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处事要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
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
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
昧暗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
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惕也。
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
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
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
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
末俗以繁华相向,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
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
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
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
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一昧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
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
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
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
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守身必严谨,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
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
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
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于德行,不仅文章。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责诸人谋。
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
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
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
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
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
人知杨默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
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人虽无艰难之时,要不可忘艰难之境。
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
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人称我善良,则喜。
称我凶恶,则怒。
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
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浮躁,则恶。
此可见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醇谨。
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
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
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
子弟天性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
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富家儿作师友。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
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
才觉已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
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
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
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
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
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裘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哽废食也。
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护疾忌医也。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心作主人。
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
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
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
一言足以招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
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
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
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
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
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
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此唐使李绛语也。其警人之意深矣,可书以揭诸座右。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之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庆殃之理,似觉难凭。
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减。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
所以人贵自立也。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
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有生资,不加学力,气质究难化也。
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然而日章也。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
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
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
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
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
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
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
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为乡邻解纷争,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
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劝善之方也。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
作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文行忠信,孝悌恭敬,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
圣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人心可回也。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
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
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
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作者(清)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
刘德华在刘家族谱德字辈。
安成水部刘氏从桂支湖北干一、二河分派传递世系如下:1刘邦(汉高祖,汉室刘氏始祖)2刘恒(汉文帝)3刘启(汉景帝)4刘发(长沙定王,长沙刘氏祖)5刘苍(安成思侯,安成刘氏祖)6刘自当(安成今侯)7刘寿光(安成节侯)8刘乔(字谙谷)9刘巳(字正中)10刘鼎(字宏大)11刘信(字贵实)12刘英(字志俊)13刘睦(字必和)14刘荣(字毓华)15刘逸(字仲安)16刘端(字开先)17刘奇(字邦祥)18刘允(字大信)19刘歆(字子敬)20刘宽(字文博)21刘贞(字志正)22刘淑(字从善)23刘敬(字学恭)24刘素(字慎素)25刘聪(字懋明)26刘昭(字成美)27刘嵩(字中正)28刘槐(字槐阴)29刘效(字诚学)30刘侃(字子刚)31刘道(字明理)32刘完(字守成)33刘辟(字与开)34刘锜(字宣器)35刘删(字宜定)36刘敏高37刘微(字伯武)38刘麒(字仲麒)39刘仁(字学爱)40刘顺(字承坤)41刘正(字无佞)42刘渔(字学渔)43刘濂(字中清)44刘聪(字叔明)45刘止(字有德)46刘游(字思游)47良(字汝良)48荆(字牧荆)49得(字袭得)50治(字文理)51刘槐(字廷槐)52刘闻→53刘登54刘德言(字韶闻,894-974,水部刘氏祖)55(1)刘税(字君彻,905(927?)—991,水部刘氏丛桂支1世祖)56(2)刘承亮(字希明)57(3)刘常(字景定,976年-1042年,山塘祖)58(4)刘朝佐(字五峰)59(5)刘武光(字则天)60(6)刘淑仁61(7)刘凌云(字太冲)62(8)刘艮(字如山)63(9)刘从善(字初迪)64(10)刘守信65(11)刘牧雍66(12)刘正己67(13)刘仲盛68(14)刘文楚69(15)刘止安70(16)刘凤标71(17)刘循节72(18)刘合符73(19)刘齐74(20)刘斯太75(21)刘秉辞76(22)刘新鼎77(23)刘玲78(24)刘斌俊79(25)刘授一80(26)云字辈81(27)冠字辈82(28)冕字辈83(29)辉字辈84(30)先字辈85(31)德字辈86(32)采字辈87(33)凤字辈88(34)文字辈89(35)章字辈90(36)训字辈
柴荣虽是郭威养子,但与他也有亲戚关系,并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两个人情同父子,而且郭威亲儿子在反汉的时候在开封被杀,柴荣是唯一的,也是最合适的继承者。
甚至,即使郭威亲儿子在,郭威也很有可能传位给柴荣。因为按照五代十国混乱的继承情况,不认宗法秩序,只认拳头大有理(甚至到了北宋初年,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也有这样的考量),而柴荣无异是那个拳头最大的人。
柴荣,是整个五代十国独一档的存在,是唯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皇帝。所以郭威选择柴荣作为继承人,是做合适的选择。
01完美继承者周世宗柴荣,生于公元921年10月27日,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后周太祖郭威外甥、养子,后周第二位皇帝,也是五代十国唯一一位具有建立大一统王朝潜力的皇帝。
柴荣出生的时候,后梁和后唐早已经化作了历史尘埃,后续建立的后汉和后晋两个朝代不仅国祚急促,而且国力孱弱,越发无法应对来自北方契丹人的威胁。后晋建立者石敬瑭更是对契丹称臣,认其为父,割让了幽云十六州,让中原王朝失去了对抗关外势力最大的凭借。
直到后周建立之后,中原王朝才开始逐渐凝聚起力量,反击北部契丹人的威胁。到了世宗柴荣继位之后,外平诸敌,隐然有大唐之风;内修文法,重建制度和文化,可以说是五代十国独一档的存在。
五代其他枭雄人物,朱温、李存勖、李嗣源等人,全都是武德充沛之人,但对文治并无特别大的建树。如果生在盛世,这些人也许会是极好的大将。
但是,唯有世宗柴荣,明白文治的重要性,也懂得如何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这就是世宗柴荣和其他所有五代十国枭雄的最大区别。
代十国礼乐崩坏,在太平盛世也刀光剑影的皇位继承更是危险非常。从后梁建立开始,李存勖是唯一一个以亲儿子的身份顺利继位,而且有所作为的。但如果把范围稍微扩大,从下一代继承者角度来看,柴荣无疑是五代时期最完美的继承者。
首先就是柴荣与后周太祖郭威的关系亲密。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但也是郭威的外甥,年幼的时候,柴荣跟着自己的姑姑到了姑父郭威身边。《旧五代史》记载:
(柴荣)年未童冠,因侍圣穆皇后,在太祖(郭威)左右……(柴荣)悉心经度,财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
威身为柴荣的姑父,本身就与柴荣有亲戚关系。当柴荣来投靠他的姑姑的时候,郭威看他机灵谨慎,很怜爱他,加上当时没孩子,就把柴荣当做了自己的养子。所以郭威与柴荣虽不是父子关系,却和父子关系相当。
其次就是柴荣自身天赋满满,给了郭威很大的支持,资历威望十足。郭威出身低微,柴荣到他身边的时候,他还远没有后来的显贵。
但也因为如此,柴荣经历了郭威一步步崛起的过程,并很早就开始替郭威处理事情,这份资历,在后来郭威手下诸将中也是独一档的。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刚建立后汉政权,郭威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柴荣此时已经27岁,也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
等刘知远去世,郭威成为了顾命大臣,任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柴荣则升任了天雄军牙内指挥使,掌管郭威的亲军。在郭威以清君侧名义杀向开封的时候,留守大本营邺都的正是柴荣。
等后周建立,柴荣更是委以重任。这里还有一个意外,就是在郭威起兵反后汉的时候,他的大部分家人都在开封,并被杀死,其中也包括郭威的几个亲儿子。
正因如此,等后周一建立,柴荣就得以以皇子的身份拜镇宁军节度使、澶州刺史,等到了广顺三年(953年)三月,柴荣被加封为晋王,正式从地方调入中央,担任了京城开封府府尹。
所以,在柴荣接任后周皇位之前,他已经跟随郭威十余年。在十余年中,他与郭威一起经历过低微时候的艰难,也一起经历过起兵反汉时候的危险。
后周建立之后,又直接以皇子身份历任地方大员、军镇节度使、京城开封府一把手、判内外兵马事等要职,经历丰富,名望深重。
与郭威关系亲密,情同父子,资历威望十足,又正值壮年,和后梁、后晋、后汉等朝的继承人相比,柴荣可谓是成色十足。
即使和李存勖相比,他也多了一份治理地方的经验,而不单纯是征战四方的武将,可谓是最完美的接班人。
所以,当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之后,后周内部并没有多少王位交替之时的刀光剑影。正月17日,郭威驾崩,正月21日,柴荣按照遗诏,在郭威灵前继位,是为周世宗。
02“十年”拓天下后周以击败后汉立国,但后周建立之后,四周还有不少强敌,其中,占据河东一带的刘崇是最为危险的一个。刘崇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建国之后,把刘崇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读过前面下路符的《五代十国群英传》的读者应该知道,河东一带是一处战略要地,本身有黄河、太行山等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又俯瞰中原、河北,面对北方关外的辽国也能够自持。刘知远把刘崇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就是要为后汉提供一个有力支持。
一定程度上,这个目标实现了,后汉灭亡之后,刘崇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并不断与后周交战,复制了几十年前梁晋争霸的故事。
但刘崇远没有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治下的河东来的兵多将广,郭威和柴荣建立的后周也比后梁强大的多。刘崇为了复兴后汉的基业,竟然向辽国乞援,并约为父子之国,称辽朝皇帝为叔叔。
在辽朝的援助之下,刘崇发动了数次与后周的大战,但依然是胜少负多,终于,郭威的去世给了刘崇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再一次发动大军南下,妄图把握机会重创后周,周汉高平之战爆发。
显德元年(954年)2月,柴荣刚刚继位,刘崇亲自率兵三万,加上辽国支援的万余骑兵,一起南下进攻后周重镇潞州。潞州也是我们熟悉的地方了,从梁晋争霸开始,潞州、泽州就是双方必争之地,这次也是如此。
听到后汉、辽国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后周群臣认为柴荣刚继位,最好能在京城留守,稳定大局。这其实是一个很中肯的建议,但柴荣不是常人,他说:“这次刘崇趁我年少新立,有一举击败我朝的意图,所以他一定亲自来战,我也必须亲自会会他!”
随后,柴荣不顾大臣反对,决定御驾亲征,而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高平之战的结局。2月,契丹人也到了太原,和刘崇的北汉军合为一处,挥师南下,并在太平驿击败后周泽潞节度使的军队,包围了后周重镇泽州(今山西晋城)。
3月10日,周军在柴荣的率领下开始北上,并在泽州高平附近与后汉军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大战。在双方对决开始之后,周军的右翼竟然不战而退,后周面临溃败的危险,这个时候,柴荣不顾危险亲自督战,后周军队终于止住颓势开始反击。
这一战也是张永德、赵匡胤等后周军中实力派的成名之战,在柴荣冒死督战之下,张永德、赵匡胤等率领禁军迅速跟上,辽军与后汉貌合神离,看后周军队拼死进攻,自动退却了。
这个时候,周军殿后的军队终于赶上,和柴荣兵合一处,再破北汉,追击到高平附近,北汉军队大败而归,辎重和尸体布满山野,后周军队取得了一场大胜。
此战之后,柴荣地位得到彻底的巩固,他为了整肃军纪,斩杀了负责右翼的将领等七十余人,同时重赏了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后周大将。
高平之战的胜利,宣告了后周的强势崛起,也宣告了在后梁和后唐之后,另一个足以和辽国掰手腕的中原王朝的崛起。高平之战虽然后周大胜,但柴荣也认识到了周军的缺点,命令赵匡胤招募天下壮士,经过严格筛选之后,组建了虎狼之师-后周殿前禁军。
击败后汉之后,柴荣开始着手剿灭其他势力。显德二年(955年)7月,柴荣安排后周大将向训、王景等人率军西征后蜀,虽然前期作战吃力,但后周实力远在后蜀之上,到了十一月,后周攻克了秦、成、阶、凤四州,后蜀国势大衰。
在征讨后蜀取得战果的同时,柴荣又把目光对准了南边,准备亲征南唐。南唐是十国中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割据势力,版图一度囊括了今天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全部是膏腴之地,人口近500万。
柴荣在位期间一共发起了3次攻唐之战。显德二年(955年)11月,攻取南唐滁州、扬州等地,显德四年(957年)2月,再度南征,攻取寿州,显德五年(958年)正月,再次大败唐军。
在后周的不断进攻下,南唐节节败退,南唐不得不尽献江北之地,而且自去国号,改以后周为正朔,用后周纪年,并迁都洪州。经过三次打击,南唐也一蹶不振,对后周再也没有了威胁。
而柴荣在位期间最重要的战争,就是北上与辽国在河北的大战。显德六年(959年)经过5年的准备,柴荣终于对最强大的敌人,已经建立辽国的契丹人发起了进攻,目标是已经被割让24年,严重威胁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
显德六年4月,柴荣亲自率领大军北伐辽国,经过一系列的军队建设和国力建设,此时的后周国力强盛,军容壮阔。与之相反,此时辽国正是辽穆宗统治时期,政局动荡,士民离心。
辽国甚至不得不放弃了从耶律阿保机开始的南下政策,采取防守姿态,联合北汉等政权对抗后周。
所以当柴荣率军北伐的时候,后周大军直入辽境,可谓是势如破竹,所击者服、所攻者破,甚至不少城池守将直接就出城投降:
至宁州,辽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至益津关,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至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到了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同时,后周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今河北易县),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破在瓦桥关北破辽骑兵数百人,攻下固安县……
不到五十天,后周大军连收三关三州,到了五月丙午日,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今北京市),这个燕云十六州的核心城池!
也许很快,后周就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重建中原王朝北部最重要的防线,甚至出关进攻辽国也并非不可能!
但就在此时,柴荣病倒了。
显德六年(959年)6月,柴荣因病回到了开封,同月,后周军队甚至已经攻克了北汉的辽州,但柴荣再也等不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那个时候了,同年7月27日,后周世宗柴荣继位仅6年后,于开封万岁殿驾崩,终年39岁。
03“十年”养百姓柴荣在南北征伐的同时,还注意对内的经济建设,而这也是他“十年养百姓”目标的具体体现。
在柴荣继位之后,他很快着手澄清吏治,整顿禁军,组建了一只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同时,在兴修水利、均定田赋、发展经济、人才选拔、重建制度和礼教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建树:
显德元年(954年)11月,柴荣命宰相监筑河堤,兴修水利;
显德二年(955年)2月,下诏限制寺院发展,强制僧尼还俗;
显德三年(956年)10月,下诏允许盐铁通商,兴建盐场,促进经济发展;
显德四年(957年)10月,正式规定后周的科举制科为三种科目,理清人才选拔制度,为后周源源不断供给人才;
显德五年(958年)5月,命人制定《均田图》,核准田赋,重建帝国的赋税征收;
显德六年(959年)1月,命王朴校订律准,重建礼乐秩序,又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正如欧阳修所说: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柴荣还非常注意对人才的选拔,五代十国并非没有人才,只不过是缺少伯乐。他选拔范质、李谷、王溥等人为相,即使到了宋太祖时期也获得了重用,是能臣干吏;他任用的王朴,撰写《平边策》一文,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平定乱世的指导方针。
更不用说张永德、赵匡胤等禁军将领,也是能征善战之人,赵匡胤后来更是成为了北宋的开国君主。
这一切,都是柴荣远超其他五代十国皇帝,甚至远超其他大一统王朝皇帝的地方。
04再有十年,可致太平柴荣病逝于公元959年7月27日,后周显德六年,此时距离他立下“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不过走了五分之一不到。
在短短6年的时间中,他北阻辽国、压制北汉,南击后蜀、削弱南唐,为后周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使后周“威武之声震慑夷夏”。
更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还注意从制度上进行突破,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注意对人才的挖掘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建设。
这些事情,远远超过一个只是统一北方的帝国需求,这是一个足以重建汉唐的帝国的基础,是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大一统帝国的雏形!
而这,正是柴荣超越五代十国是他枭雄最重要的地方,他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刀兵狼烟,更是一个宏伟的崭新帝国蓝图。如果果真柴荣真的能有三十年的时间,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是很有可能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的。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化作了“病龙台”上的不甘与遗憾,和我们后人无尽的遐想。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宝宝姓刘慎字辈怎么起名(围炉夜话全文)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宝宝姓刘慎字辈怎么起名(围炉夜话全文)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45080.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男孩起名字好听的字有哪些呢 1.兰 2.朔 3.婕 4.乐 5.宁 6.姿 7.曦 8.德 9.佳 10.桦 11.文 12.奇 13.昕 14.华 15.泷 16.榕 17.木 18.慧 19.冰 20.凡 21.北 22.元 23.泽 24.欢 25...
2025-07-31
男宝宝起名小名 1、郁锦 2、梓怡 3、雷鸣 4、依宸 5、恩忻 6、梓芳 7、欣蕊 8、嘉睿 9、雅可 10、思然 11、雪晨 12、梓琪 13、子睿 14、智宇 15、文昊 16、宗瀚...
2025-07-31
孩子们的名字犹如一颗珍贵的钻石,蕴含着无尽的可能和潜力。想要为宝宝取个独特的名字吗?让“刘姓男孩起名大气一点爆款名字”带给您最具创意的灵...
2025-07-31
女宝宝起名诗经楚辞唐诗 (1)晋瑜 (2)沁哲 (3)一言 (4)铭雨 (5)名祖 (6)谚思 (7)沐吉 (8)卓宜 (9)妙思 (10)锦程 (11)龙康 (12)君启 (13)宇梦 (14)歆蕊 (15)梓林 (16)芳泽 ...
2025-07-31
宝宝起名宝典起名字大全洋气有个性(热门) 允冰,沐枫,卿昕,诚笃,毅安; 蕤松,凯林,沐筠,承云,余千; 健玲,佳诚,杰锋,君丽,卓汐; 雯淞,...
2025-07-31
2025年阳历11月出生的宝宝起名简单气质(常用) 百川,玮峰,志咏,骐泽,艺葶,臣轩,皓译; 心儿,悦馨,艾宸,茜洛,正琪,思濠,梦植; 墨琰,菲虹...
2025-07-31
2025年龙宝宝起名最佳字493个 (1)畅 (2)年 (3)姝 (4)亦 (5)展 (6)林 (7)宏 (8)楷 (9)东 (10)北 (11)岑 (12)珵 (13)剑 (14)友 (15)昶 (16)婷 (17)泓 (18)仲 (19)一 (20)娥 (21)波 (22)尹...
2025-07-31
父母是男孩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名字传递男孩积极的人生态度,启迪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让我们通过《免费为宝宝起名大全(合集570个)...
2025-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