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男孩子起名字)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汉文帝和汉献帝坐上帝位的方式一样即大臣拥立。其作用也是一样,他们都是一块招牌,但他们的命运却犹如天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想除去他们个人能力、势力、年龄等因素外,更多的是天下“大势”造成的结果。
一说大势,大家可能就认为是故弄玄虚,是玄之又玄的玄学。其实,我认为大势就像中山先生说得“浩浩汤汤的大势”一样,不仅不是玄学而是名符其实的科学、社会学。科学讲什么?科学就讲实在,实在是什么,实在就是利益。
说白了,汉文帝之所以没成为傀儡,是刘家这张招牌还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汉文帝又让他们利益实现了最大化,所以大家也都对他俯首贴耳、唯马首是瞻;献帝之所以成为傀儡是因为他这块招牌只有是招牌的时侯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让他做金牌银牌铜牌甚至铁牌都不行。
大家看,周勃、陈平诛诸吕后,他们在推举“头”的时侯,坐在一起密谋了好一阵子《史记》记载“相与阴谋”。密谋的结果是刘家这杆旗还得抗,因为社会乱了这么久,民心思安,加上社会上基本都是刘邦的铁粉,只有抗这杆旗才能团结大多数。但让谁抗这杆旗呢?大家才开始推荐的本不是文帝,而是齐悼惠王和淮南王,但这两个王的姥姥家成份名声都不好,大家因对吕家心有余悸,怕诛了吕家再出个“王家、赵家”。于是经过了多方讨价还价,有人突然想起来”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也就是说这人能维护咱的利益。”姥姥家政治素质也过硬,史书上用了”太后家薄氏谨良。”这样的字,这样的姥姥家不会和我们抢蛋糕。代王这样的出身和这样的家庭只能依靠我们大臣,皇帝都得依靠我们了,那他也就最能维护我们大家的利益了。于是只有维护住了代王大家才能有饭吃,大家才能有奔头,除了刘家,除了代王谁想独吞蛋糕,我就跟谁急的观念很快深入人心。于是大家急急忙忙”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当然,文帝也不负众望,让周勃做了石丞相,灌婴做了太尉,吕家夺的兄弟们的土地也都给了他们,也大赦了天下,与民休息。顺应了大势,维护住了大家的利益。
那同为“招牌”的献帝怎么成了傀儡呢?
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汉朝献帝已不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献帝面前的已不是蛋糕而是一只空盒。汉王朝日暮途穷,人心思变。献帝先是被董卓控制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被曹丕废除,他对大家来说只是一块招牌,他的周围从没有过像文帝一样有相互掣肘的大臣,而是一家独大。他既无能力给大家做蛋糕又无权给大家分蛋糕,那天下人的想法当然是盼着汉朝早点OVER了。他也就只能做个傀儡苟全性命于乱世了。
个人一孔之见,望大家指教。
谈天说史请关注 吾为庸。
汉文帝能顺利当皇帝,吕后的功劳最大,其次就是齐王刘襄和功臣陈平与周勃。下面我们说一下,为何是他们?
先说吕后,大家都知道,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对刘邦的皇子进行了屠杀,就连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的死,和她也有莫大的关系。
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吕后直接间接的给害死了五个,还有一个燕王刘建,是在打猎的时候,染上了传染病去世的。
到了吕后的晚年,刘邦的儿子中存活的,就剩下两个人了,一个就是当时的代王刘恒,还有一个就是淮南厉王刘长。
正是因为吕后把刘邦的儿子,几乎全部给杀光了,这才给了代王刘恒,当皇帝的机会。所以说,汉文帝能当皇帝,吕后的功劳最大。
下面我们再说刘襄在汉文帝刘恒当皇帝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刘襄是齐王刘肥的儿子,刘邦的孙子。
刘肥去世之后,刘襄就继承了齐王的爵位。吕后活着的时候,刘襄对吕后打压刘邦皇子皇孙的事情,十分的不满。但是,吕后又是一个杀人魔头,在吕后活着的时候,刘襄什么都不敢做。毕竟当务之急,保命最要紧。
但是,当吕后去世了,刘襄的机会就来了。刘襄是吕后去世之后,第一个起兵反抗,要杀到都城去,想把姓吕的人全部给杀光的皇室子孙。
这时候刘邦的皇子皇孙中,也只有刘襄和他的弟弟刘璋以及刘兴居三个人想要起义而已。当刘襄带兵从齐地杀到长安去的时候,待在长安城里的功臣陈平和周勃,他们开始也有了想法。
因为吕后在位的时候,他们帮助吕后做了不少事。
所以,当他们看到刘襄如此勇猛的时候,他们就害怕了。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了,否则,刘襄真的杀到了长安,肯定也会把他们给杀死的。
所以,当务之急,他们就是要阻止刘襄进长安城。那要如何阻止刘襄呢?
刘襄起兵不就是想杀姓吕的吗?
好,那我们就替他把姓吕的给杀了,就这样陈平和周勃两个人,一联合就把所有姓吕的人,全部都给一网打尽了。
姓吕的人全部都被诛灭了,这时候刘襄还没有达到都城长安,当他听说姓吕的都被杀了之后,他就带着大军从半路回到了齐地。
本来诛灭诸吕的过程中,刘邦的子孙中刘襄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所以,这个皇位应该有他当才是最合适的。
刘襄也是这样想的,他以为他先回到齐国去,不久就会有人找他来当皇帝。
但是,陈平和周勃不这样想。
当时陈平是宰相,周勃是太尉,他们一个管理着百官,一个掌管着兵权。
所以,在他们两个人的主持下,就开始了新一轮皇帝的选择。
考虑到刘襄的时候,他们就把刘襄给否掉了,因为刘襄真的是太强悍了,若是让他当皇帝,以后受气的肯定还是臣子。
所以,他们想选择一个老实的人来当皇帝,也就是从刘邦的儿子里来选,才是最合适的。眼下刘邦的儿子就剩两个了,也就是刘恒和刘长。
因为刘长是吕后养大的,他们又杀了姓吕的人,所以刘长不能选,剩下的就是刘恒了。
就这样刘恒当了皇帝,他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文帝。
在很多人看来景帝杀晁错是要借其人头谢罪于七国,这是不对的。首先来说下西汉采取的是郡县封国并制。即一些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掌控下,一些偏远地区则采用封国制。刘邦得天下后就把原来楚、齐、赵、燕等国的地盘分封给刘姓子弟。刘邦打败项羽后,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秦朝丞相王绾所说的齐、楚、燕等地过于偏远。一旦这些地方作乱,中央鞕长莫及。至于李斯所提的事那是后来的问题,不是刘邦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刘邦才实行郡县封国并存。郡县制也使得中央拥有很强的力量。刘邦任命侄子刘濞为吴王就是为了镇住楚地豪强。史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刘邦不是不知道刘姓王将来会作乱,但那不是当时立马要解决的问题。刘邦在吴王刘濞上任前对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史记:告曰:“汉後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
刘邦灭掉异姓王后接着都封了自己的诸子和兄弟子侄为王,坐镇偏远地区。这里但偏远指的是距离关中远。 刘肥为齐王、刘如意为赵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长为淮南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建为燕王、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濞为吴王等。刘邦还把齐、楚两地的豪强大姓迁至关中,以削其势。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 。刘邦所定的封国跟西周的分封在义务上是一样的。但增加了“相国监国制度”。有辅佐之意,也有监察之意。汉初王国的相国和一些官吏是由中央派遣过去。刘邦曾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周昌为赵国相等。刘邦还制定了法度以为定制。王国也无权任命二千石以上的官职。淮南王刘长曾仗着文帝的宠爱请求自行任命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员。董昭对其劝说这是违背汉家法度的。汉书:汉法,二千石缺,辄言汉补,大王逐汉所置,而请自置相、二千石。
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休养生息,但真正的休养生息是从汉文帝开始。而各诸侯国的任务就是安抚各自的百姓。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而诸侯国本身实力也不弱,经过数十年发展,其实力越来越强。各诸侯国的发展比中央直属地盘还要快。因为汉朝中央的摊子太大。比如匈奴入侵,光这一点汉朝就要耗费大量钱财。吴国因为有铜山铸钱和煮海水为盐贩卖,因此吴国的百姓几乎不用交税赋。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晁错在汉文帝就意识到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连续上书数十次请求削诸侯国。汉文帝并不听从,但还是认为晁错有才能给他升职。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汉文帝是一代明君,岂能不知道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每次晁错要汉文帝以法治诸侯的罪,汉文帝都宽诸侯。汉文帝其意是安诸侯之心。我认为汉文帝是考虑到天下初定,首要在于稳定。其实汉文帝是有在不动声色的削诸侯。例如把齐国一分为七,把刘肥七个儿子封王。汉文帝还从赵国分一半土地封赵王刘遂的弟弟为河间王。淮南王刘长死后,分别封给刘长三个年幼的儿子为王,把淮南国一分为三。以对众诸侯表示他并非贪图淮南国土地,又能达到削弱淮南国的目的。汉文帝还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其封国位于中央跟诸侯时之间。
汉景帝对于削诸侯一事的处理就不如其父文帝了。各诸侯即使想反也找不到理由。必竟封国制是高皇帝刘邦所定的,这是诸侯所依靠的地方。而景帝还是太子时就对晁错的削诸侯意见深表赞同。而以袁盎为代表的大臣则都不看好晁错。其实袁盎也是主张削诸侯的。袁盎曾经向文帝进谏讲诸侯太过骄横必生后患,可以惩罚削减土地。汉文帝没有同意。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许。但不同的是晁错过于急切和冒险。晁错认为削也反,不削也反,早点削更好。不削的话,将来他们反叛力量更大。我认为晁错这是一大失误,这不是让诸侯团结一致反叛吗?这不是让一些本来就无意反叛的诸侯反叛吗?《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召开朝会议削诸侯,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窦婴力争。晁错更改法令三十章,不用说都是针对诸侯的。各诸侯听说了一片哗然。晁错父亲得知劝他讲:“皇上刚才即位,您执政掌权,侵害削弱诸侯,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都责怪怨恨您,为什么这样作呢?”晁错说:“当然嘛。不这样,天子不会尊贵,国家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晁家却危险了,我离开您回去了!”便服毒药死去,临死时说:“我不忍看到大祸连累自己。”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十几天后七国尽反。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 景帝跟晁错商讨应对七国叛乱时召见了袁盎。景帝问袁盎对于吴楚叛乱一事怎么看?袁盎讲不足为虑。两人又谈论了一番吴国的优缺点,晁错也认为袁盎讲的对。景帝于是问怎么处理叛乱,袁盎请求单独谈。袁盎讲诸侯反叛不过是因为晁错,现在处斩晁错并派人告知吴楚,恢复他们原来的地盘,这样事情就能解决了。景帝沉默了很久讲:看看情况,我不会不舍得用一人以谢罪于天下。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景帝真的认为杀晁错就能让吴楚罢兵吗?我认为不是的这样的。晁错在削诸侯之前已经跟景帝讲明了。反正削也反不削也会反的,早削早处理。景帝也知道一旦削,诸侯定会反的。虽然吴楚反叛是因为晁错削诸侯,但这也是景帝认同和批准的。吴楚表面上是反晁错,实际上是反景帝。因为古代来讲臣子是不能反对君主的。所以吴楚也不敢公开反对景帝。 我认为景帝把晁错诛杀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让七国罢兵,而是为了平息众怒。在晁错上奏削诸侯时,景帝让三公卿、列侯(指有爵位的官员)、皇族一起讨论,众人都不敢反对。只有窦婴据理力争。因为窦婴跟晁错矛盾尖锐。众人不敢反对,还不是因为晁错仗着景帝的宠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
在袁盎建议杀晁错十几天后,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张欧等人联名上奏弹劾晁错:“吴王反逆无道,想危害宗庙,天下应当共诛之。今御史大夫晁错建议说:‘兵几百万,单独交给群臣不可靠,陛下不如亲自率兵,让晁错留守。徐、僮周围未攻占的地方可以给吴。’晁错不称颂陛下德义诚信,想疏远群臣百姓,又想用城邑给吴,没有尽臣子之礼,大逆无道。晁错应当受腰斩刑罚,父母妻子兄弟无论老少都应处死。臣请按法论处。”景帝批示说:“可以。”
从他们的弹劾来看罪名有三。第一不能把兵权给群臣。但景帝要平叛必然要依靠朝中文武。可晁错居然讲不能把兵权交给大臣。吴楚反叛时,景帝准备让窦婴担任大将军。吴楚等七国发布反书,晁错准备趁机打击袁盎,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慌恐惧,星夜拜访窦婴,表示愿晋见以当面陈述。窦婴请求景帝召见袁盎,然后才有了诛晁错的建议。景帝让周亚夫率军迎战吴楚,郦寄率军击赵国,栾布率军击齐国,窦婴坐镇荥阳监视齐赵。处死晁错是为了安抚诸将人心。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第二吴楚联合其他五国起事后,晁错并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策略来。晁错居让景帝亲自率军平叛,而他躲在后方。这像一个臣子所为吗?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所以有人认为即使没有袁盎的进言,晁错也不能免祸。原因在于晁错居然自己坐镇后方而让景帝去平叛。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第三徐、僮周围未被攻占的地方可以让给吴国,虽然不知道目的何在。但肯定是一招臭棋,会引起连锁反应。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
这三个人都是重量级大臣。丞相自然不用说的。廷尉是九卿之一,就相当于后世的吏部尚书。而中尉是掌管京师禁卫军的官职。后来就是由中尉腰斩晁错。他们都没有指责景帝削诸侯,而是指责晁错疏群臣跟景帝。后来一位叫邓公的将领从前线返回。景帝问: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退兵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有几十年了,因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以诛杀晁错为名,他的本意不在晁错呀。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大夫闭口,不敢进言了。景帝说:“为什么呢?”邓公回答讲:“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藉以尊崇朝廷,这是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实行,竟然遭受杀戮,对内来说,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来说,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这时,景帝长声叹息,说道:“您说的对,我也悔恨这什事。”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景帝真的认错了吗?我认为不是,景帝不过了借个台阶而下。从景帝处死晁错过程来说,景帝是有那么一点愧疚的。因为景帝是先骗晁错上朝议事,在路过东市时才宣布腰斩诏书。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如果只是为了平息诸侯,斩晁错一人足以。斩全家,不是太过于绝情。因为三位重臣已经把话说绝了。他们的背后当然不止这三人。只能说晁错得罪太多人了。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
景帝一继位就重用晁错。而晁错第一件得罪众臣的事就是气死丞相申屠嘉。当时晁错多次请求跟景帝单独谈论政事,景帝每每听从,宠爱超过了九卿,法令被修改的很多。所以得罪了很多大臣。朝廷疾怨。丞相申屠嘉以晁错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为罪名,请求景帝处死晁错。景帝讲:“这不是庙墙,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牵涉到法律。”申屠嘉生气地对长史说:“我应该先杀掉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因此失误。”申屠嘉吐血而死。晁错反而越来越受重用。申屠嘉是四朝元年,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申屠嘉连文帝都照怼。当时文帝宠爱男宠邓通,申屠嘉非常不满。文帝讲我会教育邓通的。申屠嘉回去后派人下一道手令召邓通到相府,如果邓通不来就当场处死。邓通把这事告诉文帝,文帝让邓通放心去,到时会诏他进宫。邓通来到相府立马叩头请罪。申屠嘉大骂一通下令斩首。邓通把头叩得血流满面也不管用。这时文帝派人召邓通判对申屠嘉讲:“这是我亲近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就连当时的景帝也只能在心里恨邓通而拿他没有办法。上书请求诛杀晁错的丞相陶青同样是开国功臣。袁盎就跟前丞相申屠嘉关系非常好,袁盎每次去相府都入上座。为上客。
有很多人认为景帝诛晁错是为了让七国师出无名。我认为反面适得其反。七国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景帝诛晁错,那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削诸侯是错误的。恰恰是景帝他自己同意晁错削诸侯,而朝中大臣也是不同意的。诛晁错而谢罪于七国,不正显得七国起兵是正义之师?显得中央是无理的一方,而七国是有理的一方。七国还指出因为皇帝多病而神志失常,所以不能察觉晁错这个奸臣。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景帝岂能不知即使杀了晁错,七国也不会罢兵。因为中央跟诸侯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七国根本不会就此罢兵,因为他们已无退路。袁盎到了吴国,刘濞干脆连见都不见。景帝在削诸侯之前就已经知道诸侯会反,如果是因为怕诸侯反而诛晁错,那一开始景帝就不会削诸侯了。在此之前晁错已经把话说透了。晁错在削策中讲现在削,即使诸侯反叛的力量也稍弱。如果诸侯将来反,那准备更充足力量更强。所以我认为景帝杀晁错而让七国罢兵的说法不通。而且景帝在袁盎提了诛晁错建议并派他使吴国时并没有马上诛晁错。而是十几天后丞相陶青上书请求依法治晁错罪才同意。
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后,窦婴立马向向景帝推荐袁盎、栾布等名将贤士赋闲在家的人以平七国。我认为他们赋闲在家跟晁错脱不了关系。袁盎就是晁错派人查他罪行定罪,因此袁盎罢职。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袁盎和窦婴两人关系好常一起上下朝。景帝重新起用他们后,长安城的大臣纷纷跟随两人后面一起,人数达数百人。景帝通过他们团结了朝中大臣。是时,诸陵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骑随者日数百乘。而晁错在文帝时就跟群臣关系不好,景帝时矛盾更加尖锐了。爰盎(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晁错)。以丞相陶青为代表的则是那一帮元老功臣。而廷尉张欧是功臣之后,他连给罪犯判刑都是流着泪讲,这样的人都认为该处死晁错。不可者,不得已,为涕泣,面而封之。其爱人如此。所以我认为景帝诛晁错是稳定内部。 晁错的死对于景帝来说,价值只是稳定内部的棋子。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虎宝宝起名刘泽什么,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虎宝宝起名刘泽什么,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35382.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男孩子起名字什么好听的名字两个字 1、智德 2、月凌 3、柯豪 4、佳瑞 5、彦康 6、培煜 7、若程 8、恒毅 9、烨岚 10、宸乐 11、歆雨 12、辰浩 13、睿宏 14、晴...
2025-07-31
新生儿起名两个字 1、君宛 2、宣言 3、钰昊 4、雅萌 5、雅洁 6、呈豪 7、锦霖 8、靓琪 9、仕月 10、紫之 11、泽恺 12、子轩 13、嘉麟 14、庭文 15、淞卓 16、译...
2025-07-31
一个名字也许只是几个字母的组合,但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是父母给男孩最珍贵的礼物。通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男孩起名单字寓意好的(常...
2025-07-31
男孩起名字好听的字有哪些呢 1.兰 2.朔 3.婕 4.乐 5.宁 6.姿 7.曦 8.德 9.佳 10.桦 11.文 12.奇 13.昕 14.华 15.泷 16.榕 17.木 18.慧 19.冰 20.凡 21.北 22.元 23.泽 24.欢 25...
2025-07-31
一个好名字既要符合文化传统,也要体现时代特色,从而才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持续传承和流传。起名不仅仅是为了符合美学和文化的要求,它更是对人...
2025-07-31
小孩起名大全免费 (1)世林 (2)紫之 (3)乐妍 (4)晨桓 (5)钦鑫 (6)翌赫 (7)栩新 (8)小轩 (9)家旭 (10)夏钰 (11)宇晨 (12)思绮 (13)洛焱 (14)程欢 (15)蕊吉 (16)泰鸿 (17)倩雅...
2025-07-31
免费起名100分 (1)承熙 (2)梓语 (3)钥祺 (4)骐恺 (5)俊雨 (6)雅诗 (7)颢澜 (8)新怡 (9)成煊 (10)嘉豪 (11)艺书 (12)康禹 (13)牧泽 (14)祺馨 (15)志宗 (16)恒予 (17)瑾程 (18)世...
2025-07-31
男宝宝起名小名 1、郁锦 2、梓怡 3、雷鸣 4、依宸 5、恩忻 6、梓芳 7、欣蕊 8、嘉睿 9、雅可 10、思然 11、雪晨 12、梓琪 13、子睿 14、智宇 15、文昊 16、宗瀚...
2025-07-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