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宝宝起名 > 徐姓猴年宝宝起名大全,2016年5月18日农历

徐姓猴年宝宝起名大全,2016年5月18日农历

发布于:2023-02-20 18:12:51 编辑:宝宝 来源:宝宝起名网 阅读:
公历2016年5月18日是农历几月几日,2016年5月18日黄历

公元2016年05月18日 农历04月(小)12日 星期三 牡牛座

公历(阳历):公元2016年5月18日

农历(阴历):四月十二日(4月12日)

岁次:丙申年、生肖属猴、癸已月、庚子日

每日胎神占方:占碓磨房内南

五行:壁上土 危执位冲

冲:马(甲午)煞南

彭祖百忌: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吉神宜趋:月德 天喜 鸣犬对

宜:订盟/订婚 纳采/文定/过订/完聘/大定 嫁娶/结婚/婚嫁 解除 祭祀 祈福 求嗣/求子/生子 开光 出行 解除 出火 拆卸 入宅 移徙/乔迁/搬家/搬迁 安床 栽种 纳畜 动土 破土 谢土 安葬 修坟

凶神宜忌:天吏 五虚 白虎

忌:作灶 开市/开业/开张 经络

注:本月为忌月份的有徐墨斋的《徐氏五行命相学》中说到过的阴命金相人、阳命木相人、

阴命木相人、阴命水相人、阳命火相人、阳命土相人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长期流行表亲间结婚?

友情提醒:纯数据贴,略枯燥,小九千字,慎入。

本帖不涉及生物学,仅从历史上的例子来总结数据,抛开先秦不算,自从秦朝到清朝,包含五胡十六国、十国之类弹丸小国家,皇帝近亲结婚共计98人次,其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共54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生育子女的有44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生育的四十四人共生育子女114人【44人中有一个子女数量不确定,所以只能算43人生育114个】,其中夭折早殇者共40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长大成人【含未成年非正常死亡者】共计74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单从生育总数的夭折率和成人率看,没有发现有智商低下和有缺陷者。所以不能说古人对近亲繁殖的恶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从数据看并没有什么恶果不是?夭折率不论近亲不近亲都是客观存在的。西汉

1,刘盈和皇后张嫣

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是刘盈的亲姐姐,是不是第一例外甥女嫁给亲舅舅的?

2,刘启和皇后薄氏

薄氏是刘启的祖母薄太后的侄孙女,俩人也属于表兄妹关系。

3,刘彻和皇后陈阿娇

姑妈刘嫖的女儿陈阿娇嫁给了舅舅刘启的儿子刘彻,姑舅表兄妹关系。

4,刘骜和许皇后

许皇后的父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的嗣弟【堂弟】许嘉,许皇后就是汉元帝刘奭的表妹。刘奭为了照顾母族,就把表妹许配给了儿子刘骜。表姑嫁给表侄子。一女一子均夭折。

总结:近亲婚者4人,无子女者3人,有子女者1人。生育二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个。早殇夭折2。

东汉

1,刘炟和章德皇后窦氏、贵人窦氏

两位窦氏是刘强的外孙女,沘阳公主和窦勋之女;刘炟是刘强的亲侄子,沘阳公主的表兄。表外甥女嫁给了堂舅。

2,刘肇和阴皇后

刘肇是阴丽华的曾孙,阴皇后是阴丽华的曾侄孙女。阴皇后父亲阴纲,祖父阴躬,曾祖父阴识。俩人也算血缘教远的表兄妹关系。

3,刘协和皇后伏寿

伏寿是汉桓帝的外孙女,父亲伏完,母亲阳安公主;刘协是汉桓帝的堂侄孙,汉桓帝的亲叔叔刘淑是刘协的曾祖父,汉桓帝的堂弟刘苌,堂侄刘宏,堂侄孙刘协。伏寿的母亲阳安公主也就是刘协的堂姑妈。所以,伏寿和刘协也是姑表兄妹关系。有子二个。

4,刘协和董贵人

刘协的亲祖母孝仁皇后董氏,是董贵人的姑祖母,董贵人的祖父董宠,父亲董承。两人也是表兄妹关系。

总结:近亲婚者5人,无子女者4人,有子女者2人。生育2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个。未成年被杀2。

三国

1,曹芳和怀皇后甄氏

曹芳是文昭皇后甄氏的【嗣】孙子,怀皇后甄氏是文昭皇后的弟弟甄俨的孙女,夫妻俩也属于表兄妹关系。

2,曹髦和卞皇后

曹髦是卞太后的曾孙,魏明帝曹睿的嗣子,任城王曹彰的亲孙子,任城王曹楷的儿子;卞皇后是卞太后弟弟卞秉的曾孙女,卞兰的孙女,卞隆的女儿。夫妻二人也算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兄妹。

3,孙权和徐夫人

徐氏是孙权姑父徐真的孙女,孙权表兄弟徐琨的女儿,孙权是徐氏的表叔,表叔纳了表侄女。

4,孙休和朱皇后

孙休是孙权的儿子,朱皇后是孙权的外孙女,小虎公主和朱据之女。也是亲舅舅娶了亲外甥女。子女不确定。

总结:近亲婚者4人,无子女者3人,有子女者1人。子女数不确定。

五胡十六国

1,刘聪和张徽光、张丽光

武孝皇后张徽光和妹妹张丽光是刘聪的舅舅张寔的女儿,俩人也是被姑妈光献皇后张氏做主嫁给了表哥刘聪。

2,慕容暐和可足浑皇后

可足浑氏是慕容暐的舅舅可足浑翼之女,俩人是姑舅表兄妹关系。

总结:近亲婚者3人,无子女者3人。

东晋

1,司马德宗和皇后王神爱

王神爱是德宗的姑妈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之女,是简文帝司马昱的外孙女,德宗是司马昱的孙子,俩人是姑表兄妹关系。

总结:近亲婚者1人,无子女者1人。

刘宋

1,刘骏和王宪嫄

刘骏的爹刘义隆和王宪嫄的妈吴兴长公主刘荣男是亲兄妹,俩人亲亲表兄妹关系,姑姑的闺女嫁给了舅舅家的儿子。四女二子:山阴公主楚玉、临淮康哀公主楚佩、皇女楚琇、康乐公主修明、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子尚

2,刘骏和殷淑仪

殷淑仪【即殷贵妃】是刘骏亲叔叔刘义宣之女,俩人妥妥的亲堂兄妹关系,是刘骏乱伦在前,刘子业在后啊。生五子一女:新安王子鸾、齐王子羽、晋陵王子云、二十皇子子文、南海王子师、十二皇女。

3,刘子业和何令婉

何令婉的父亲何瑀,母亲是豫章长公主刘欣男,兄长何迈,嫂子兼表姐新蔡公主刘英媚【刘义隆女】,外祖父是刘裕,舅舅刘义隆,表哥刘骏,表侄子刘子业。 刘子业是刘裕的孙子,刘骏的儿子。表姑嫁给了表侄子。

4,刘子业和皇后路浣英

路浣英是刘子业祖母路惠男的弟弟路道庆之女,也就是说路浣英是刘子业的爹刘骏的亲表妹,也是表姑嫁给了表侄子。只做了十六天皇后就遭遇了丈夫被废杀。

5,刘子业和贵嫔刘英媚

这一对也太知名了,亲侄子杀了姑父兼大舅哥何迈,强纳亲姑妈。刘英媚是刘义隆的闺女,刘子业是刘义隆的孙子。

总结:近亲婚者5人,无子女者3人,有子女者2人。生育六个孩子的2人,共生育12个。早殇夭折3,成人9。

萧梁

1,萧正德和妹妹长乐公主

萧正德和亲妹妹长乐公主骨科,烧死婢女冒充妹纸,欺瞒妹夫谢禧。长乐诈称柳夫人生了俩孩子。

总结:近亲婚者1人,无子女者0人,有子女者1人。生育两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个。早殇夭折0,成人2。

南陈

1, 陈叔宝和皇后沈婺华

沈婺华是陈武帝的外孙女,母亲是会籍公主;陈叔宝是陈霸先的侄孙,会籍公主的堂侄,夫妻俩也是姑表兄妹关系。

总结:近亲婚者1人,无子女者1人。

北魏

1,拓跋珪和贺夫人

贺夫人是拓跋珪的亲姨妈,献明皇后贺氏的妹妹。子一:拓跋绍。

2,元恪和高皇后

高皇后是元恪舅舅高偃之女,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女一子一:建德公主、皇子未名。

3,元诩和胡皇后

胡皇后是元诩母亲胡太后的堂兄胡盛之女,俩人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

4,元诩和张嫔

张嫔的父亲张显明是太监张祐的养子,母亲是江阳王元继之女,舅舅是元乂,舅妈冯翊郡君胡氏。冯翊郡君胡氏是元诩的亲姨妈。元继是太祖拓跋珪的玄孙;阳平王拓拔熙的曾孙,拓拔熙弟弟京兆王拓拔黎的嗣曾孙;南平王元浑【熙亲子,熙弟广平王连嗣子】的孙子,江阳王元根【京兆王拓拔黎之子】的嗣孙;南平王元霄的儿子。也就是说元诩是太祖的八世孙,张嫔是太祖的六世孙外孙女,张嫔也算是元诩疏远的表姑祖母,还是元诩亲姨夫的外甥女。

总结:近亲婚者4人,无子女者2人,有子女者2人。生育一个孩子的1人,生育两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3个孩子。早殇夭折1,成人2。

西魏

1,元宝炬和文皇后乙弗氏

元宝炬的父亲京兆王元愉,和乙弗氏的母亲淮阳长公主,是亲兄妹,都是孝文帝元宏的儿女。所以,俩人是姑舅表兄妹关系。生育十二个。

总结:近亲婚者1人,有子女者1人。共生育12人,早殇夭折10,成人2。

北周

1,宇文觉和元胡摩

宇文觉的母亲冯翊长公主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也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堂姐妹,冯翊长公主和元宝炬都是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的孙女孙子。长公主改嫁权臣宇文泰生了嫡长子宇文觉。元宝炬之女晋安公主。夫妻二人也是堂姑舅表兄妹关系。

2,宇文赟和尉迟繁炽

宇文赟的祖父宇文泰和尉迟繁炽的曾祖母昌乐大长公主是亲姐弟,俩人关系属于表叔和表侄女。

总结:近亲婚者2人,无子女者2人。

北齐

1,高洋和段昭仪

高洋的母亲是娄昭君,段昭仪的母亲是娄昭君的姐姐娄信相,高洋和段昭仪属于姨表兄妹。

2,高殷和皇后李难胜

李难胜的父亲李祖勋是李祖娥的兄弟,所以,高殷和李难胜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

3,高纬和胡皇后

胡氏是高纬的亲舅舅胡长仁之女,俩人也是姑舅表兄妹。

总结:近亲婚者3人,无子女者3人。

唐朝

1,李世民和杨妃

李世民的祖母大唐元贞皇后独孤氏和杨妃的祖母大隋文献皇后独孤加罗是亲姐妹,俩人各自的父亲李渊和杨广就是姨表兄弟,所以,李世民和杨妃也是有亲属血缘关系的。子二:李恪,李愔。

2,李显和恭皇后赵氏

赵氏是李显的原配嫡妻,赵氏的母亲常乐公主是唐高祖李渊之女,赵氏就是李渊的外孙女,而李显是李渊的曾孙,也就是说俩人的关系是表姑和表侄。

3,李旦和昭成皇后窦氏

窦氏是窦孝谌之女,母亲庞氏;祖母襄阳公主,祖父窦诞。襄阳公主是唐高祖之女。窦氏就是李渊的曾外孙女,李旦是李渊的曾孙,俩人的关系也算是表兄妹,这对儿没乱辈分。女二子一: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李隆基。

4,李旦和豆卢贵妃

杨雄的弟弟杨达,杨雄的女婿豆卢宽,外孙豆卢仁业,曾外孙豆卢钦肃,钦肃女豆卢贵妃,贵妃是杨雄的玄外孙女。

杨达的外孙女武则天,武则天和仁业算是表兄妹关系,钦肃是则天的表侄子,贵妃就是则天的表侄孙女了。李旦和贵妃是表叔纳了表侄女。

5,李隆基和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攸止之女,武攸止是武惟良之子,武惟良是武则天的堂兄,所以,武惠妃就是武则天的堂侄孙女,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俩人也算很疏远的表兄妹关系。女三子四: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华公主、李一、李敏、李瑁、李琦。

6,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

根据节愍太子妃杨氏墓志记载,杨达生杨缄,缄生杨全节,全节生知庆,知庆生元献。杨达之女是武则天之母,则天和杨缄的儿子杨全节是姑舅表兄妹关系,知庆和李旦也算表兄弟,所以,李隆基和杨氏也有稀薄的血缘关系。生肃宗李亨和宁亲公主。杨氏的姐姐是节愍太子妃杨氏。

7,李隆基和武贤仪

武贤仪的父亲是高平王武重规,重规是武惟良的从子,怀疑就是武怀远的儿子,不管重规是谁的儿子,反正就是武士让的孙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再从子,武贤仪也就是则天大帝的侄孙女了,嫁给了则天的孙子李隆基,他俩也有血缘,比较稀薄了。生二子:凉王璇、汴哀王璥。

8,李亨和张皇后

李亨的祖母昭成皇后窦氏,和张皇后的祖母窦氏是亲姐妹,所以夫妻俩是两姨表兄妹。子二:李佋、李侗。

9,德宗和韦贤妃

韦贤妃的母亲是肃宗女永穆公主,父亲韦会,祖母定安公主是中宗女,祖父韦濯是韦皇后的从弟。从永穆公主来算,韦贤妃是肃宗的外孙女,德宗是肃宗的孙子,俩人是姑表兄妹关系。从定安公主来算,韦贤妃是公主的孙女,德宗是公主的曾侄孙,韦贤妃就是德宗的表姑了。

10,李诵和萧氏

太子妃萧氏是肃宗李亨的外孙女,母郜国公主,父亲萧升是玄宗的外孙【升父母为新昌公主和萧衡】。萧氏不仅是肃宗的外孙女,也是玄宗的曾外孙女。郜国公主是代宗的妹妹,德宗的姑姑,顺宗的姑祖母,萧氏就是代宗的外甥女,德宗的表妹,顺宗的表姑。表姑萧氏嫁给了表侄子顺宗李诵。

11,李纯和懿安皇后郭氏

李纯两口子也是表姑和表侄子的关系,李纯是代宗李豫的曾孙子,郭皇后是代宗的外孙女,母亲升平公主,父亲郭暧。女一子一:岐阳庄淑公主、李恒。

总结:近亲婚者11人,无子女者4人,有子女者7人,生育二个孩子的5人,生育三个孩子的1人,生育七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0个孩子,早殇夭折6,成人14。

五代十国

1,前蜀王衍和韦元妃

韦氏是徐耕的孙女,王衍是徐耕的外甥女,王衍之母是王建的徐贤妃,俩人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因为王衍不喜欢娶母族,就假托徐表妹是韦昭度的孙女,改姓韦。

2,闽国王继鹏和李元妃

李元妃是王继鹏的嫡妻,她的外祖父是王继鹏的祖父王审知,父亲李敏,母亲琅邪郡君,舅舅王延钧。也就是说李氏嫁给了舅舅的儿子王继鹏,俩人是姑舅表兄妹关系。

总结:近亲婚者2人,无子女者2人。

辽国

1,阿保机和淳钦皇后述律平

述律平的母亲是阿保机的亲姑姑,夫妻二人是亲亲的姑舅表兄妹。子三:倍、德光、李胡。

2,德光和靖安皇后萧温

萧温的父亲萧室鲁是德光的舅舅,母亲余卢睹姑是德光的姑姑【有说母为德光妹质古公主】。所以,萧温和德光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二子璟、罨撒葛。

3,阮和怀节皇后萧撒葛只

萧撒葛只是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的女儿,也就是耶律倍的舅表妹。而倍的儿子阮娶了表姑姑。女三子一:秦国公主和古典、晋国公主观音、盟古公主撒剌、贤宁。

4,贤宁和萧绰

萧绰的母亲燕国公主是德光的女儿,所以,燕国是贤宁的堂姑姑,和萧绰也是表兄妹关系。四子三女:圣宗隆绪、隆庆、隆祐、郑哥、观音女、长寿女、延寿女

5,隆绪和仁德皇后萧菩萨哥

萧菩萨哥是隆绪舅舅萧隗因之女,二人也是姑舅表兄妹。生二子。

6,宗真和废后萧三?

这位萧氏是宗真的姐姐宋国长公主萧燕哥之女,也就是说外甥女嫁给了亲舅舅宗真。

7,宗真和仁懿皇后萧挞里

萧挞里是宗真亲舅舅萧孝穆的女儿,俩人是亲亲的姑舅表兄妹关系。女二子三:晋国公主跋芹、郑国公主斡里太、洪基、和鲁斡、阿琏。

8,洪基和宣懿皇后萧观音

萧观音是宗真的亲舅舅萧惠之女,也就是宗真的舅表妹,嫁给了表哥的儿子洪基,俩人属于表姑和表侄子的关系。

萧观音的父亲萧惠和洪基的外祖父萧孝穆是兄弟,萧观音和洪基之母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是堂姐妹,所以,萧观音是洪基的堂姨妈,洪基是萧观音的堂外甥。

萧观音的母亲是圣宗女秦晋公主耶律岩母堇,就是洪基的亲姑妈,所以,萧观音和洪基又是表兄妹关系。

女三子一:赵国公主、郑国公主撒葛只、越国公主特里、濬。

总结:近亲婚者8人,无子女者1人,有子女者7人,生育二个孩子的2人,生育三个孩子的1人,生育四个孩子的2人,生育五个孩子的1人,生育七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7个孩子,早殇夭折3,成人24。

宋朝

1,赵禥和全皇后

全皇后是全昭孙的女儿,全昭孙的姐姐生了宋理宗赵昀和荣王赵与芮。所以,全皇后和赵与芮兄弟是表兄妹关系,全氏嫁给了赵与芮的儿子赵禥,是表姑嫁给了表侄子。二子:舒、显。

总结:近亲婚者1人,有子女者1人,生育二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2个孩子,早殇夭折2。

夏国

1,元昊和卫慕氏

卫慕氏是元昊舅舅的闺女,俩人是姑舅表兄妹关系。子一。

2,凉祚和没藏氏

没藏氏是凉祚舅舅没藏讹庞之女,俩人也是姑舅表兄妹关系。凉祚是被舅舅强迫娶了表妹的。

3,秉常和昭简文穆皇后梁氏

小梁氏是国相梁乙埋的闺女,和秉常也是姑舅表兄妹。子一:乾顺。

总结:近亲婚者3人,无子女者1人,有子女者2人,生育一个孩子的2人。共生育2个孩子,成人1,被杀1。

金朝

1,完颜亮和完颜莎里古真、完颜余都、完颜什古、完颜重节、完颜蒲剌、完颜习撚、完颜师古儿七人

蒲剌和习撚是完颜宗弼的女儿,什古是完颜宗望的女儿,师古儿是完颜宗隽的女儿,莎里古真和余都是完颜宗本的女儿,重节是完颜宗磐的孙女,完颜阿虎迭的女儿。

宗弼、宗望、宗隽都是太祖的儿子,完颜亮的亲叔父;宗本、宗磐都是太宗的儿子,完颜亮的堂叔父。

蒲剌、习撚、什古、师古儿四人是完颜亮的从妹【堂妹】,莎里古真、余都是完颜亮的再从妹,重节则是完颜亮的堂侄女。

2,完颜亮和蒲察叉察

蒲察叉察是蒲察阿胡迭和庆宜公主之女,庆宜公主是完颜宗干之女完颜亮之同母姐,也就是说蒲察叉察是完颜亮的亲外甥女,亲舅舅强纳亲外甥女。

3,完颜雍和李元妃

李元妃是完颜雍的亲舅舅李石的女儿,俩人也是表兄妹关系.三子二女:允韬、永济、允德、韩国、泽国。

4,完颜璟和钦怀皇后蒲察氏

蒲察氏的祖父阿胡迭,祖母庆宜公主【宗干女,亮姐】;父亲蒲察鼎寿,母亲是宗峻的孙女,熙宗之女郑国公主。完颜璟是宗干宗峻的亲兄弟宗辅的曾孙。蒲察氏就是熙宗的外孙女、宗干的曾外孙女。两口子也算是血缘远点的表兄妹关系。子一:洪裕。

总结:近亲婚者10人,无子女者8人,有子女者2人,生育一个孩子的1人,生育五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6个孩子,早殇夭折1,成人5。

元朝

1, 蒙哥和贞节皇后弘吉剌忽都台、大皇后也速儿

忽都台和也速儿是亲姐妹,元史,新元史都记载说是特薛禅的孙子忙哥陈之女【二史特薛禅列传又说忙哥陈为按陈从孙,那就是特薛禅的曾孙了】。

忙哥陈父不详,史书无载。特薛禅的女儿孛儿帖就是铁木真的嫡妻光献皇后,孛儿帖的兄弟按陈,不但是铁木真的大舅哥还是妹夫,他娶了铁木真的妹妹额伯公主。

而蒙哥是铁木真和孛儿帖第四子托雷的长子。蒙哥和忽都台、也速儿姐妹俩算是关系很远的表兄妹了。二姐妹都无子女。

2, 蒙哥和亦乞烈忽突灰皇后

忽突灰皇后是锁儿哈与【窝阔台孙女阔出女】安秃公主之女。【锁儿哈母不详,父亲孛秃娶了铁木真的妹子帖木伦公主,又娶了铁木真的女儿火臣别吉,孛秃不但是铁木真的妹夫也是铁木真的女婿。蒙古各种不按辈分的结婚很烧脑啊!】

不说孛秃和皇室的关系只论锁儿哈,阔出和蒙哥是堂兄弟,安秃公主是蒙哥的堂侄女,现在蒙哥娶了堂侄女的闺女,所以?蒙哥是忽突灰的堂外祖父。【晕了】

史集记载说:忽突灰生子班秃和玉龙答失。

从辈分上我怀疑忽突灰不会是安秃公主之女。阔出生年不详,不过他大哥贵由生于1206年,蒙哥生于1209年,阔出做为太宗第三子,就算是1208年出生,十五岁生女安秃,为1223年,安秃十五岁嫁人生女忽突灰,为1238年,忽突灰十五岁嫁给蒙哥,为1253年。1259年蒙哥死时,忽突灰的儿子玉龙答失不过五六岁吧,能参与忽必烈阿里不哥之争吗?

当然,如果忽突灰其实就是忽都台的话,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3, 忽必烈和弘吉剌帖古伦皇后、昭睿顺圣皇后察必、大皇后南必

第一皇后帖古伦在新元史上记载为按陈孙脱怜之女。

第二皇后察必在元史新元史上都记载为按陈之女。

大皇后南必在元史上记载为纳陈孙仙童之女,新元史记载南必是纳陈孙仙童之女又“或曰纳陈之女”,史集载南必为纳陈之女。

特薛禅子按陈,女孛儿帖;【孛儿帖生托雷,托雷生忽必烈】

按陈子纳陈,女察必;

按陈孙脱怜;

脱怜女帖古伦;

纳陈孙仙童;

仙童女南必。

如果按照这个世系算的话,察必辈分最高,她是帖古伦的姑祖母,是南必的曾姑祖母,而帖古伦是南必的堂姑母。这样的话,问题又来了,做为侄孙女的帖古伦是第一皇后,做为姑祖母的察必反而是第二皇后?不太可能吧。

如果以史集为准,南必是纳陈之女,那她和察必的关系就是亲姑侄,姑妈死后嫁给姑父这个在皇室还算常见。

所以,察必按辈分是忽必烈的表姑,南必是忽必烈的表妹,帖古伦是忽必烈的表侄女。这个混乱啊!····· 察必四子,南必一子。

4,铁穆耳和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失怜答里

失怜答里是元成宗铁穆耳的嫡妻,她是察必皇后的兄弟【按陈之子】斡罗陈之女,也算是南必皇后的堂妹,帖古伦皇后的堂姑,所以,失怜答里是铁穆耳的祖母辈的。一子德寿。

5,答拉麻八剌和昭献元圣皇后弘吉剌答己

答己是察必侄子浑都帖木儿之女,是答拉麻八剌的表姑。二子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

6,海山和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寿童

寿童之父是亦乞烈锁郎哈,母亲是【忽必烈孙女忙哥剌之女】奴兀伦公主。忙哥剌是海山的叔祖父,奴兀伦公主是海山的堂姑妈,所以寿童和海山也是表兄妹。一子和世瓎。

7,硕德八剌和庄静懿圣皇后亦乞烈速哥八剌

速哥八剌是阿失驸马和【成宗女】益里海牙公主的女儿。也就是成宗铁穆耳的外孙女,而英宗硕德八剌是成宗的侄孙。益里海牙公主就是硕德八剌的堂姑妈。所以,夫妻俩是表兄妹。

8,也孙铁木儿和二皇后亦乞烈亦怜真八剌

亦怜真八剌是速哥八剌皇后的妹纸,也是成宗铁穆耳的外孙女。但也孙铁木儿是成宗的侄子,也就是说,亦怜真八剌嫁给了堂舅舅也孙铁木儿,俩人是堂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9,也孙铁木儿和乃马真撒答八剌皇后

撒答八剌皇后是也孙铁木儿的亲姐姐寿宁公主的女儿。也就是说亲外甥女嫁给了亲舅舅。俩人是亲舅甥关系。

10,和世瓎和乃马真八不沙皇后

八不沙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姐姐寿宁公主之女,而和世瓎的父亲海山是寿宁公主的堂哥,寿宁就是和世瓎的堂姑妈,夫妻俩人是表兄妹关系。子一:懿璘质班。

11,图帖睦尔和弘吉剌不答失里皇后

不答失里是【按陈曾孙】琱阿不剌和【武宗海山妹妹】鲁国公主祥哥剌吉之女。夫妻俩是亲亲的姑舅表兄妹。子三:阿剌忒纳答剌、燕帖古思、太平衲。

总结:近亲婚者14人,无子女者6人。有子女者8人,生育一个孩子的4人,生育二个孩子的2人,生育三个孩子的1人,生育四个孩子的1人。共生育15个孩子,早殇夭折6,成人9。

清朝

1,皇太极和侧妃叶赫纳拉氏

也就是硕塞之母。这个侧妃是孟古哲哲同曾祖的堂兄弟阿纳布之女,皇太极和她也算是表兄妹关系,侧妃的亲伯父就是顾三台额驸。

2,福临和静妃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本巴

福临的原配妻子博尔济吉特氏,是福临的亲舅舅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俩人属于姑舅表兄妹关系。夫妻不睦,被废为静妃。无子女。

3,福临和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福临的继配妻子还是来自博尔济吉特氏,是福临的亲舅舅察罕的孙女,贝勒绰尔济的女儿。俩人是表叔和表侄女的关系。夫妻不睦,福临早死。无子女。

4,福临和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

福临的小老婆之一博尔济吉特氏,是孝惠皇后的妹妹。和福临也是表叔表侄女的关系。无子女。

5,福临和悼妃博尔济吉特氏

悼妃是福临的四舅舅满珠习礼的女儿,俩人也是亲亲的表兄妹关系。

6,玄烨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玄烨的第三任嫡妻佟佳氏,是玄烨的亲舅舅佟国维的女儿。俩人属于姑舅表兄妹关系。佟佳氏从贵妃到皇贵妃到一天皇后,两人感情不错,有一女皇八女早殇。

7,玄烨和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钮钴禄氏两姐妹

这对姐妹花是四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遏必隆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外孙子,母亲是太祖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穆库什是玄烨的姑奶,所以,孝昭仁皇后姐妹和玄烨也算是表兄妹关系。

孝昭一女,温僖贵妃有一子一女。

8,玄烨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玄烨的小老婆之一佟佳氏,是孝懿皇后的妹妹。和玄烨也是姑舅表兄妹的关系。无子女。

9,玄烨和惠妃叶赫纳拉氏

玄烨的曾祖母孝慈皇后和惠妃的曾祖父金台吉是亲兄妹,金台吉子德尔格尔和皇太极是亲表兄弟,德尔格尔子索尔和,索尔和生惠妃,所以,玄烨和惠妃也算第四代的表兄妹。

惠妃生二子。

10,玄烨和宣妃博尔济吉特氏

宣妃是悼妃的亲侄女,达尔汉亲王和塔的女儿,玄烨也是宣妃的表叔。

11,玄烨和慧妃博尔济吉特氏

慧妃是莽古斯三弟洪果尔的曾孙女,额德台吉的孙女,三等台吉阿郁锡的女儿。阿郁锡是吴克善的再再再从弟,慧妃和福临废后、福临悼妃是同一辈的堂姐妹,所以,也就是福临的表姑了。他们的血缘已经很稀薄了 。

12,胤禛和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

孝敬的母亲是褚英的曾孙女,杜度的孙女,穆尔祜贝子之女,嫁给了孝敬的父亲费扬古。胤禛是孝敬,母亲,的堂弟,孝敬也是嫁给了自己的族舅,又一对乱辈分的。子一。

13,弘历和舒妃

舒妃是纳兰揆叙的嗣子永绶的女儿,永绶的亲爹揆芳娶了康亲王杰书的第八女,永绶的祖母则是阿济格之女,杰书是代善之孙,祜塞第三子。从阿济格那里算,阿济格的外孙揆芳娶了阿济格的曾侄孙女。阿济格的玄外孙女舒妃嫁给了阿济格的玄侄孙弘历。子一。

14,载湉和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

载湉的嫡妻叶赫那拉氏,是载湉亲舅舅桂祥的女儿。俩人属于姑舅表兄妹关系。夫妻不睦,无子女。

总结:近亲婚者15人,无子女者8人。有子女者7人,生育一个孩子的5人,生育二个孩子的2人。共生育9个孩子,早殇夭折6,成人3。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皇后?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诞生了数百位皇帝,而皇后的人数则远超过皇帝,她们有的是皇帝原配,有的是继位,有的则是追封的。而如此多的皇后中,有哪十位能称得上中国历史“十大皇后”? No.1 唐高宗之后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第五个贡献是知人善任。但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武则天遭到的非议要比颂扬多得多。有的说她任用酷吏,肆行诛杀。武则天从做皇后到做皇帝,不断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武则天除了动用武力镇压公开的反抗,便任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对她表示不满的人。由于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她的力量,因而也滥杀了许多无辜。但她诛杀的,主要还是贵族官僚及其党羽和家属,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关于她的内宠问题,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凡是皇帝,男皇帝可以有的,女皇帝也可以有。实际上,比起任何一个男皇帝的后宫来,她的男宠是微不足道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No.2 清太宗之后孝庄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No.3 辽景宗之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中国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辽大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1009年还政辽圣宗,同年去世,年仅57岁。 萧绰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位女性统治者,为契丹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在位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我们通常称她为萧太后。 萧绰自幼便长的聪慧、美丽,而且成熟得很早。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3子3女。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代理。975年(保宁八年),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绰的功劳。 No.4 汉文帝之后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后从皇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No.5 宋真宗之后刘氏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氏送出王府,把刘氏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却不愿离开刘氏,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氏过了十五年。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氏偷偷来往了。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氏,很快把刘氏接入宫里。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刘氏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氏,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氏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 身为皇后的刘氏,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氏。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氏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氏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No.6 汉高祖之后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功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是正面的。 No.7 汉光武帝之后阴丽华 在历史上,光武帝刘秀同他的皇后阴丽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此言出自《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本纪》: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5年-64年),南阳郡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是个平民的时候,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氏为妻。一年之后,刘秀又在河北迎娶了出身于西汉王室的郭圣通。东汉王朝建立,郭氏成为皇后,阴丽华则为贵人。建武十七年,皇后郭氏被废,贵人阴丽华受封为皇后。阴丽华在位二十四年,死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后汉书·皇后纪》记载阴丽华的性格:恭谨俭约,很少嗜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阴丽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No.8 唐太宗之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 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除尽心尽力的照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外,并悉心安排住处、挑选侍女照料生活起居,极尽抚恤之意。 虽然长孙皇后贵为一国之母,但生活勤俭朴素,完全没有官夫人的奢靡习性。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不仅如此,她也带动儿子、嫔妃们都这样做。有一回,太子的保母建议添购一些器具给太子使用,长孙皇后知道了很生气的说:“现在国家刚建立,百姓还生活在战乱不安当中,身为一国的太子,应该节俭自持,体恤百姓,才配的上是贤德的人君啊!” 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如果说唐太宗是一位能接纳谏言的贤能皇帝,那么长孙皇后就是促成他有雅量、接纳直谏的幕后推手。有一次,太宗怒气冲冲的回来,直说要把魏征给杀了。一问之下,原来魏征经常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提出谏言,有时甚至让太宗觉得颜面尽失,所以太宗气得想把魏征除掉。不料,长孙皇后听完太宗的话之后,竟入内到房间,久之,换上隆重礼服而出。太宗惊异而不解。长孙皇后笑说:“恭喜皇上!臣妾听古人说:‘唯有明君,臣子才敢直言劝谏’,魏征敢如此大胆提出谏言,那表示陛下您有雅量,能接纳臣子意见,是个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要向您道贺呢。”太宗一听,才恍然大悟。 No.9 明太祖之后马秀英 马皇后,名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汉族。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一岁。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 No.10 明成祖之后徐仪华 仁孝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 - 1407年),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明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15岁的徐氏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徐氏仁孝温和,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成祖就藩北平。 后来,建文帝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炽成功保卫了北平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徐姓猴年宝宝起名大全,2016年5月18日农历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标题:徐姓猴年宝宝起名大全,2016年5月18日农历

本文地址:https://www.namebox.cn/babyname/125558.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网站首页

      QQ咨询
      关于我们